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1848大清烧炭工 > 第176章 广西第一坚城(第2页)

第176章 广西第一坚城(第2页)

彭刚的队伍由此迅膨胀至四万四千人(含俘虏)。

人数已达主力部队的一半。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

杨秀清、萧朝贵他们拿下了平南、藤县、梧州府城苍梧,不可能不在这些地方招兵买马。

虽说在知悉向荣出走桂平,带走大量桂平清军的精锐之时,彭刚就已经预感到太平军主力那边会有大动作。

但主力部队只用不到二十天的时间便连克平南、藤县、苍梧。

萧朝贵本人还取得先登之功,还是让彭刚有些意外和惊喜。

这些神仙兄弟和姐夫若能齐心协力,确实可以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左军各营伍陆续离开象州城,象州城的百姓要比左军刚刚进入象州城时更加热情,自地夹道相送。

城门口,一群年老体衰,行动不便,实在没办法跟着左军一起离开的象州老人感慨着要是自己再年轻一些就好了,也能跟着左军一起走。

“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拦下黄大彪的坐骑,殷切地询问道。

黄大彪看向一旁的彭刚,黄大彪无法回答象州老人的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只有一旁的先生能够回答。

“我们一定会再回来。”彭刚迎着周围象州老人们期盼的目光,信心十足地回答说道。

彭刚也不知道未来他的军队什么时候能重新回到象州,回到浔州。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

只要将来他本人,或者他的军队还存在,一定会回到广西的桑梓地。

离开象州,彭刚的先头部队抵达柳江与洛清江的交汇处江口镇,并于江口镇驻扎。

两条江道,也代表着两条不同的道路。

一条是溯柳江而上,攻打广西第一军事重镇柳州府府城马平,以补充粮秣军需。

另一条是溯洛清江而上,攻打沿途的雒容县县城、鹿寨镇(清时鹿寨县为雒容县,雒容县位于后世鹿寨县之中部,县城为后世之雒容镇。)、永福县县城这些小城镇获得补给。

两条路径各有利弊。

柳州作为广西第一军事重镇,广西提督的行辕驻地之一。

柳州府城马平的物资,尤其是军事物资肯定不逊于主力部队不久前刚刚打下梧州府城苍梧。

要能打下马平城,后续桂林打或者不打都无足轻重。

不过柳州府城马平难打,比省垣桂林的临桂城还难打。

另一条路径,即溯洛清江而上,攻打沿途小城镇作为补给。

这条路径的优点是稳妥,沿途的小城镇都比较容易打,甚至不用打即可不战而下,缺点是物资不多。

就比如彭刚现在所在的江口镇。

先头部队还没进抵江口镇,附近驻防的绿营汛塘兵和乡勇团练早都跑光了。

只是江口镇粮秣无多,左军只在江口镇采买到了三千一百二十五石各色粮食,其中还是以粗粮居多。

这点粮食只够左军营伍消耗五六天。

驻兵江口镇,彭刚召集参谋部的五位参谋和营以上的军官开会。

除了负责断后的艇营营长陈阿九,三营营长谢斌。

左军的主要军官已齐聚于江口镇。

为更好的了解柳州府城马平的情况,这次会议彭刚破天荒的让黔营营长杨虎威、副营长王智,以及有归附反正倾向前古州镇总兵李瑞,黔军副将常胜参加。

黔营尚未成军,整个黔营目前只有一百二十五人在接受训练,为后续的扩充做准备,杨虎威和王智虽然名为营长、副营,却还都是有名无实,算的上营官。

李瑞和常胜自是不必多说,两人只是有反正投诚的倾向,并未明确表示要加入左军,为彭刚效力。

彭刚之所以让这几位原本没有资格参与左军最高级别军事会议的人员参会,是为了更好了解柳州府城马平的情况,以决定是否攻打马平城。

这些绿营降将入桂时基本都是由桂林、柳州中转进入浔州府。

他们都作为客兵将领短暂地在柳州府城马平待过一段时间,是左军营伍中对马平城最熟悉,最了解的人。

太平军主力拿下府城一血,攻占梧州府城苍梧的消息传至左军。

加之伯公坳一战以来,左军未逢劲敌,少数将领不免有些自傲自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