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1848大清烧炭工 > 第171章 漫漫征途(第1页)

第171章 漫漫征途(第1页)

“施,为什么不施?”

端坐于象州衙署正堂的彭刚放下手中的黄册,说道。

“凡事要从一而终,不可半途而废。”

象州虽然穷得荡气回肠,刮不出多少油水,什么都缺,可唯独不缺人。

越是穷的地方,越容易成为造反的温床,越容易为造反势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兵源。

只需稍稍争取象州城的民心,从象州拉走一支几千人的队伍不成问题。

象州再往北是军事重镇柳州和相对富庶的桂林。

桂柳两地筹粮容易拉人难,在象州消耗的粮食,可以在桂柳补充。

“若按照我们在武宣的那个法子施粥,象州官仓的粮食加上罗谢两个大户的存粮,只够施个二十来天。”黄秉弦提醒说道。

“象州饥民多,州城施粥的消息一旦传开,其他地方的饥民肯定会蜂拥而至,象州官仓和两个大户的存粮实际上最多只够咱们施半个月的粥。”

“象州情况和武宣不同,自然是不能按原来的老法子施粥。”彭刚冥思一阵后说道。

“对领粥的饥民进行登记造册,登记后,先每人每日施一碗粥施三日,三日之后,愿意加入我们营伍的,每人每日施两碗粥,不愿加入的,照旧日施一碗粥,去开设粥棚吧。”

象州的情况和武宣不同,存粮有限,肯定是不能像在武宣时那样不限量施粥。

“属下明白。”得了彭刚的指示,黄秉弦应声退出了衙署。

黄秉弦离开衙署后,彭刚又询问负责州城恢复州城秩序,维持州城治安的陆勤:“州城的秩序可恢复了?城内与城郊可还有抢粮的事情生?”

“州城的秩序已恢复,我们人多,镇得住象州城,再说,将军您都要在州城开设粥棚施了,这消息一旦放出去,可比两三个营管用多了。”陆勤回答说道。

“很好,维持住秩序,通知各营连的主官,不许滋扰民众,违者军法从事。”彭刚满意地点点头。

象州城虽是州城,但城市规模和武宣县城大差不差。

老六营管理控制武宣县城的经验可以直接复制到象州城。

陆勤觉得管理象州城没有太大的难度。

“明白。”陆勤和谢斌都表示明白。

交代完陆勤,彭刚偏头看向在衙署正堂待命的丘仲良和丘仲民:“你们两个负责采购粮食,仲良,你负责向象州城内的各个粮铺,象州城城郊的富户购粮。

仲民,你辛苦些,带上四营和一个暂编营到州内的墟圩采购粮食。

除了粮食,象州内能买的船也尽数买了,价格一律按照市价给。”

十个月来,通过吃大户和战场缴获等手段。

彭刚积攒了二十四万五千四百六十八两白银(含铜钱折银)和两千二百一十五两黄金。

论富,他现在是当之无愧的太平天国富。

虽说主力那边打下了更富庶的平南城,不过平南城的物资是五个军帅分。

彭刚打武宣的钱粮只需要分出一半,剩下的一半全是自己的。

战场缴获自是不必多说,除了有友军配合作战的时候需要给友军分一小部分战利品,剩下的战利品都是左军独享。

第一次占武宣时彭刚财力有限,留给彭刚的选项不多。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有钱了,获得粮食的策略也应该适当调整。

用金银买粮,哪怕是象征性地支付,也能彰显左军义兵不扰民的本色。

将左军同天地会,乃至其他太平军队伍别开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