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忠源的楚勇也是劲敌,不过楚勇人数太少。
正面作战,林则徐还是依赖人数众多的东勇和潮勇作战。
彭刚都怀疑林则徐是不是故意征募这么多东勇和潮勇入桂剿以客家人为主的太平军。
东勇、潮勇客场作战都打得这么凶,这么积极。
如果是在广东主场作战肯定更加难缠。
彭刚在正堂内来回踱步,思量着到底是东进还是北上。
广东的清军实力确实比广西清军要强得多,而且广东不怎么缺粮饷。
比之清军,太平军的长处是野战。
在攻城方面的经验比较欠缺。
进军广东,必经之路西江水道边上的两座府城。
即梧州和肇庆肯定是要打的,广州城肯定也是要打的。
左军打过攻城战,不过两次攻城战打的都是武宣县城。
左军目前还没有攻打府城这个级别城池的经验。
梧州府城和肇庆府城的清军兵力肯定没桂平前线多,彭刚有重炮,打这两座府城彭刚有信心。
至于打广州省城,实事求是的来讲,他真没有太大的信心。
而且拿下广州,还需面临另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好和英国政府以及英印当局的外交关系。
权衡再三,彭刚还是觉得沿黔柳水道北上,一路打一路招兵买马,扩充营伍,扩大基本盘较为稳妥。
西线清军主力已覆灭,走这条路线进可攻,退可守,容错率比较高。
象州城是州城,城池规格比武宣高,比桂平低,正好借此机会锻炼积累攻打州一级城池的能力和经验。
彭刚回到位置上落座,迎着众人的目光,做出了决定:“我先带兵北上攻打象州城,如若能打下象州,全部营伍转移至象州城,若打不下,再做计较。各营伍都回去好好准备准备,收拾好东西,等我移营的命令。”
如果能打下象州,就移营象州继续北上柳州、桂林。
打不下的话。
女子尚且能开能合,他一个大丈夫自当是能屈能伸。
进军象州失利大不了重新回来向神仙兄弟认个错,服个软,跟着主力部队走。
武宣城还在左军手上,由程大顺的暂七营和萧茂灵的暂八营负责防守。
大军可以在武宣集结,稍稍休整后北攻象州。
打象州要走黔柳水道,必须带上一个艇营。
彭刚让陈阿九带上五营(艇营)随一营、二营、三营、暂十营、暂十一营出征象州。
罗大纲统六营(艇营)、四营、暂九营三营坐镇后方,保护营伍中的老弱妇孺,防备清军狗急跳墙,偷袭平在山老巢。
出前,彭刚去信蒙冲,通知他的神仙兄弟姐夫们他要打象州。
蒙冲总部的几位反应比较迟缓。
彭刚敲定攻打象州城之时。
蒙冲总部的几位上帝会决策层仍旧沉浸在消灭张必禄所部南线清军的喜悦之中,对未来尚无明确的规划。
彭刚的信件送抵蒙冲围堡,洪秀全、萧朝贵、杨秀清等人大为恼怒。
尽管彭刚在信中说得好听,说是左军要做开路先锋,为天军探路。
可彭刚未经总部商议许可,便引兵北攻象州,却是不争的事实。
恼怒归恼怒,不过他们也拿彭刚无可奈何。
西线、南线清军的覆灭主要功劳在彭刚的左军。
左军虽喜欢独来独往,可立下的功劳比其他军都大。
即使他们对彭刚不经商量,就独自兵象州的独断行为感到不满,也找不到什么有力的理由指责彭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