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1848大清烧炭工 > 第167章 四面黔歌(第2页)

第167章 四面黔歌(第2页)

在黔兵川兵俘虏送抵之前,彭刚先让已经下山归降的浔州协绿营兵和本地乡勇团练对着山头唱本地的山歌民谣,以摧毁张必禄军中浔州协左营和本地乡勇团练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鼓励他们下山投降。

第三天,前贵州清江协千总杨虎威,把总王智,古州镇总兵李瑞来到了窑屈冲。

所不同的是,杨虎威和王智是三里墟一战主动归顺,他们的身份是新成立的左军黔营的营长和连长。

只是当下黔营人数不满百人,也不承担作战任务,还处于受训改造阶段。

李瑞暂未归顺,仍旧是战俘营里的俘虏。

获悉张必禄被太平军围困在对面山头。

杨虎威、王智、李瑞三人都很惊讶。

张必禄退休前干的最后一任提督是贵州提督。

张必禄在任的时候,他们三人都在黔营绿营中供职。

张必禄提督贵州时带他们平过贵州苗人土司叛乱,是他们跟过的所有提督中,能力最强的一位。

太平军居然能把张必禄的兵马给围困住,李瑞内心的想法出现了动摇。

连张必禄都不是太平军的对手,说明大清八十万绿营,已经没有任何一支绿营,任何一个绿营将领能制约的了太平军。

“你们三人谁愿当我的信使,替我劝降张必禄?”彭刚写好给张必禄的劝降信,环顾三位前黔营绿营的军官,问道。

李瑞略一犹豫,站了出来说道:“李某愿意一试,只是以李某对张军门的了解,张军门是不会投降的,彭将军还是别抱太大的期望为好。”

“无妨,姑且一试。”彭刚把信塞给了李瑞。

李瑞揣着彭刚塞给他的信上山了。

李瑞走后,彭刚带着杨虎威和王智审讯出自张必禄麾下的六十四名黔营、川营绿营俘虏,了解张必禄麾下黔营、川营士兵的情况,好对症下药,看人点歌。

贵州绿营的情况比广西绿营复杂的多。

贵州绿营的族群构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殊性。

清廷对黔军事政策的核心策略是“以汉制苗,以苗辅汉”,造成了多民族混编的军事体系。

不过满人也在黔营中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清廷很喜欢在贵州绿营安排满蒙八旗的高级将领。

不久前死在武宣城内伊克坦布,就是贵州绿营的清江协副将。

此时贵州四镇总兵有两镇总兵出自满蒙八旗,六协副将有三协出自满蒙八旗。

半数贵州绿营的高级军官都是满蒙八旗的人。

说到底,清廷还是既信不过西南的土司,又信不过西南的汉人,才会做出如此拧巴的安排。

贵州绿营除了绿营常规的镇标、协标、汛塘之外,黔、川绿营大兴屯田,有相当数量的屯弁。

其中镇标、协标的绿营黔兵多驻扎于贵阳、安顺、遵义这些大坝子,兵源以汉人为主。

汛塘、屯堡的绿营则以苗、侗二族的绿营兵为主。

苗兵人数占黔营的三成,仅次于黔营汉兵。

贵州绿营在山地作战中,十分依赖本地的苗兵。

彭刚听到苗兵占比如此之高时不由得心头一紧。

不会张必禄带来的黔兵有很多是苗兵吧?

彭刚俘虏的古州镇黔营,有四成俘虏都是苗兵俘虏。

彭刚愿意接纳其他族群的俘虏,左军中也有少量的壮兵、瑶兵。

只是相较汉兵俘虏而言,其他族群的俘虏很多语言不通,改造起来比较费时费精力。

他现在还没有稳固的根据地,时间于他而言很宝贵。

如果有的选择,他肯定是更愿意接受改造起来更快更方便的汉兵俘虏。

在得知张必禄带来的黔营多来自贵阳、安顺、遵义等地,以镇标、各府协标兵为主,多是汉人。

彭刚这才长舒一口气。

不多时,李瑞从山上回来了。

张必禄已经看过彭刚写给他的信,仍旧不愿投降。

张必禄不愿降,乃意料之中事,彭刚内心没有太大的波澜。

绿营兵从本地招募,军官却是流动的。

杨虎威和王智虽然在清江协供职,不过他们两人一个是贵阳人,一个是安顺人,会唱本地的山歌民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