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间既不居功自傲。
又充分展现了储君的担当与能力。
楚天恒端坐于御案之后,面色平静地听着。
手指偶尔在奏报上轻轻点过,与楚盛所述相互印证。
不得不承认,单从这份汇报来看,楚盛此次江南之行,做得极其漂亮,甚至可称得上是一份优异的答卷!
待楚盛汇报完毕,楚天恒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点了点头,语气温和道:“嗯,做得不错。江南灾情复杂,你能在短时间内稳定局势,安抚民心,恢复生产,实属不易。太子辛苦了!”
“为父皇分忧,为百姓解难,是儿臣的本分,不敢言辛苦。”
楚盛微微躬身,态度谦逊得体,嘴角噙着温和的笑意,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
然而,楚天恒脸上的笑容淡去几分,目光变得锐利,话锋陡然一转,仿佛不经意般提起:
“朕听闻,太子在江南期间,身边似乎……莺莺燕燕不少?常有流连画舫歌坊之举?”
这话问得突然且直接,问的楚盛心中猛地一咯噔。
但他脸上却丝毫未见慌乱,反而是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愕然,随即化为无奈又坦荡的神情。
苦笑一声,竟直接承认了:“回父皇,确有此事!”
这话一出,连侍立一旁的沈全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楚昭也下意识的朝着楚盛看了一眼。
但楚盛紧接着便解释道,语气诚恳又带着几分不得已的苦衷:
“父皇明鉴!江南某些地方官员心思不正,见儿臣前往赈灾,便妄图以声色犬马之道来讨好巴结,松懈儿臣的心志!”
“儿臣深知身负皇命,重任在肩,岂敢被这些所惑?”
“但当时灾情紧急,若直接严词拒绝,反不利于赈灾事宜的推进。”
“万不得已之下,儿臣只好与他们虚与委蛇,表面上接受安排,偶尔出席宴会,也与那些女子……”
“也只是吟诗作赋,谈论风雅,绝无半分逾矩之行!”
“一切皆是为了稳住局面,便于开展公务!”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带上了一丝凛然之气:
“待灾情大致稳定,儿臣便立刻着手整顿吏治!”
“已将那几个企图以美色惑君、怠忽职守的官员查明罪证!”
“或革职查办,或依法严惩,绝未姑息!”
“儿臣以为,治灾也需治吏,此风绝不可长!”
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滴水不漏!
楚天恒眯着眼睛,仔细打量着下方的三儿子。
楚盛的表情坦然,眼神清澈。
几乎找不到任何破绽!
“完美,实在是完美!”
楚天恒心中暗道。
但这完美,反而让他心中疑窦更深!
他太了解自己这个儿子了,以前的楚盛,或许有些小聪明。
但绝无如此缜密的心思和这般老练的应对能力。
这行事风格,这提前堵死所有问责角度的方式……
其中隐隐透着徐国甫那个老狐狸的影子!
是了,必定是徐国甫在背后指点!
甚至可能连处理那些官员,都是为了灭口和切断调查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