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清尘摸摸宁采薇的肚子,感知到里面轻微的嬗动,无所谓的说道:
“我只在你面前说,怕什么?不是说信王快要就藩了吗?快要图穷匕见了,还顾忌那么多。”
“哪有那么容易?”宁采薇轻摇螓,再次拿起笔,“我们这是全家造反,当然要万无一失。”
忽然宁清尘抬手一指,“县太爷来了。”
只见东花厅踱出一个轻袍缓带的青年,风神秀彻,长身玉立,闲云野鹤一般飘然而来。
正是彭水之主,稚虎先生。
但见这位朱知县,头上带着艾环,手中提着一支画笔,身后亦步亦趋的、尾巴一般跟着三个的小孩子。
这三个孩子身上挂着艾虎,都是服饰华贵、养尊处优的样子。一个是兰察的儿子朱卫明,一个是努尔哈赤的儿子赵靖忠(皇太极),还有一个是冯梦龙的女儿冯药离。
“阿爹!等等我们!”年纪最大的朱卫明喊道,跑的最快。赵靖忠和冯药离也紧随不舍。
冯药离看到宁清尘,更是开心的挥着小手,奶萌萌的喊道:“清尘姑姑!清尘姑姑!”
她最喜欢清尘姑姑了,爱闻清尘姑姑身上的草药香。当然,她也喜欢义父。可是她有点畏惧义母。
宁清尘看到这个小丫头,不禁跺脚道:“又来烦我了!真是的,不是三岁的小孩子了,还这么黏人。赶明就让你娘给你裹脚,看你再跑。”
朱卫明和赵靖忠跑到宁采薇面前,皮猴子一般麻溜的行个礼,奶声奶气的说道:“孩儿给阿娘请安了,端午大吉。”
他们叫自己的父母为爹娘,叫朱寅和宁采薇为阿爹、阿娘。
宁采薇笑道:“怎么又跑了一头臭汗?赶紧安生一会儿。”
历史上的清太宗和朱卫明乖巧的答应一声,就站在宁采薇身边,看义母写字。
冯药离怯怯的看着宁采薇,一张酷似其母庄姝的脸蛋软萌萌的,十分漂亮可爱。
“离儿,过来。”宁采薇放下笔,温柔的搂住冯药离,“哎呀,离儿好香啊,比两个小哥哥香多了。”
冯药离忽然感到义母也和娘亲一样亲切,忍不住伸出小手,摸摸义母的肚子,奶声奶气的问道:“阿娘,肚子肿的这么大,疼吗?”
宁采薇笑道:“不疼,离儿开始心疼阿娘啦。”
十岁的宁清尘摇头道:“真是个孩子。”
朱寅笑吟吟的看着小姨子,“你不也是孩子?清尘,明日就是端午,今日该画脸辟邪了。过来。”
“好吧。”宁清尘迈着小腿走过去,仰着般般入画的小脸,闭上一双大眼睛,“贫道堂堂清尘圣母让你画脸,便宜你了。”
接着,朱寅就提起蘸了雄黄酒调朱砂的画笔,先在她脸上画着五毒妆,然后额头画了一个王字。
然后,又给三个义子义女,一一画了脸。
画好了小脸,朱寅就对朱卫明道:“卫国,带弟妹去花园里玩儿吧。”
等到孩子们出去,周围清净下来,朱寅这才摸摸采薇的肚子,然后说道:
“宫里传来的消息,信王定于本月二十八离京。六月底到九江就藩。虽然经过南京,但不许祭祀孝陵,不许在南京江面停留。只能在南京之西七十里的采石渡遥遥祭拜孝陵。”
“算起来,常洛经过南京的日期,和你的产期就差一个月。”
“一个月?”宁采薇点头,“一个月来的及。我身体底子好,胎位很正,又是夏天,我产后三五天就能出,不会有什么影响。坐船往东一路顺流,十多天就能出海。让舰队在岱山岛待命,顶多十天肯定能到南京。”
朱寅眉头微皱,“产后几天就出,我怕你身体吃不消。”
宁清尘道:“小老虎,你多虑了。就我姐目前的情况,基本上就是产后就能干活。休息几天完全没问题。”
朱寅这才放心,“好。那产后五天你就出海。其他事我来运筹。眼下关键的一件事,就是等候宗钦的消息。”
“花了这么多银子,谋划这么久,他能不能谋到南京镇守太监的位子,就看这两天了。”
“能当巡抚、巡按、布政使的人,都安排的差不多了。能安排调动的将领,也安排的差不多了。眼下就等宗钦。他的南京镇守太监官位一到手,我们最少有八成把握!”
一边说,一边轻轻捶着宁采薇的腰。
宁采薇惬意的闭上眼睛,轻轻说道:“算起来,宗钦的消息应该就是端午节到。”
“如果还是谋不到南京镇守太监的官位,那徐小白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了。可是徐小白只是我们的朋友,他未必敢跟着我们拥戴信王…”
“好了。”宁清尘打了个哈欠,“端午节到了,还是想想怎么办龙舟赛吧,不要一见面就聊造反。我的医学院龙舟队,已经摩拳擦掌、饥渴难耐了,试问彭水一县,有谁能敌?”
正说到这里,忽然看到康熙匆匆走来。
朱寅和宁采薇对视一眼,立刻猜到是宗钦的消息。
“主公,夫人,北京宫中的消息。”
康熙献上一个蜡丸。
朱寅打开一看,顿时心头一松,朗然笑道:
“上谕,授宗钦为:钦差总督机务南京守备太监!”
宁采薇闻言心中一喜,肚子的孩子都踢了她一下,笑道:“好了!现在真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朱寅捏碎蜡丸,抬头看着天空,眸子变成一片铅灰色,“拜金帝!我当了三年知县!三年!朱翊钧,我忍你忍了这么久,不想再忍了。”
“七月,就是变天之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