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嫡明 > 第406章 江宁侯陛下召见(第1页)

第406章 江宁侯陛下召见(第1页)

徐渭继续说道:“信王藩地最好在九江府。九江在江西,江西本就有藩王,是可以分藩的省,距离南直隶又很近,更在长江边上,距离南京只有数日水路。”

朱寅点头称是。南直隶、浙江都是不能分封的,从没有藩王。那么距离南京最近、位置又最好的封地,真就是江西九江了。

九江是沿江城池,水运达,还连着浩渺的鄱阳湖。靖海军完全可以通过水路,控制九江到南京。

徐渭又道:“九江若是运作不下来,就退而求其次,运作汉中、梧州二地为信王藩地。”

朱寅道:“好,我现在就安排。争取让信王在九江就藩!”

……

景福宫中,莺歌燕舞。

木槿花盛开的林苑之中,高丽君臣正在饮酒作乐,庆祝高丽光复,倭寇覆没。

这次酒宴,高丽王当然要邀请朱寅、戚继光等人,还要尊他们为座上宾。

高丽王李昖虽然重新回到汉城王宫,倭寇也都被明军消灭,日军扶持的傀儡也被灭了,可他却很不高兴。

因为朱寅根本没有将他这个高丽王放在眼里。汉城防务、钱粮赈济、高丽政务等大事,朱寅的经略使幕府,几乎一把抓。

就是王宫的禁军,也大多都是明军。

他这个高丽王,出了景福宫就说啥也不算,就像是个傀儡。

他很担心,朱寅赖在高丽不走了。

李昖心事重重,就算美酒和歌舞,都难以让他开怀了。

“殿下。”身穿斗牛赐服、头戴玉冠的朱寅举杯,“今日请我等入宫赴宴,为何闷闷不乐啊?”

朱寅明知故问的笑道。

你不是向皇帝弹劾我么?我偏偏不让你高兴,不然不是白被你弹劾了?

朱寅一话,明军将领们都是看着高丽王,目光淡漠。

他们对高丽君臣,也很是不满。

为了高丽,大明花了多少钱粮,死伤多少将士?结果好不容易灭了倭寇,高丽君臣就恨不得他们立刻离开。

这不是过河拆桥么?

仅仅如此也就算了。更可恶的是,高丽王还暗中弹劾经略相公,对皇上告黑状。

经略相公可是高丽的恩人啊。你们就是这样对待恩人的?

除此之外,高丽王还偷偷记载实录等史书,夸大、编造高丽人在抗倭中的功绩。大军还没有离开,仗刚打完,他们就偷偷摸摸的这么干,更别说以后了。只怕大军一离开高丽,他们就会抹煞大明的恩德。

由此可见,高丽君臣真就是白眼狼,以怨报德的小人。

好在经略相公早有准备,这段日子以大明的名义赈济高丽难民,到处修建明军阵亡将士墓园,还雕版印书,宣扬大明在高丽抗倭…各种手段,都是为了让高丽人记住大明的二天之德。

李昖当然不敢明着和朱寅作对,只能强颜欢笑的说道:

“赖大明天子鸿福,经略相公神勇,我高丽终于恢复山河,天高地厚之恩,永世不忘。只是经此国难,数百万高丽百姓惨遭荼毒,嗷嗷待哺、流离失所、易子而食者不知凡几,是以愀然不乐。”

朱寅冷笑不已,心想你装什么?你真要爱你的百姓,还会贪墨大明的赈济粮食?还会派人屠杀被解救的高丽女子?可见你毫无心肝,只知骄奢淫逸、敲骨吸髓。

就说今日的酒宴,珍馐罗列,佳肴百道,歌舞升平。光是准备这场盛大酒宴,高丽王廷就准备了半个月,这种奢侈的酒宴是眼下该办的吗?很多高丽百姓,如今稀粥都喝不上!

朱寅不假颜色的说道:“眼下春耕已经完成,下半年有了秋收粮食,高丽就能缓一口气了。大明粮食也很紧张,加上路途遥远运输不便,以后这粮食就只能靠高丽自己了。”

“只要贵国君臣真正爱惜百姓,很快就能渡过难关,不用再让大明操心。”

高丽王心中恼怒,恨不得一脚踢死这个独断专行的明国经略,可脸上只能挤出讪讪的笑容,“经略相公所言极是,小王一定爱惜百姓,不用再烦扰天朝。”

柳成龙等朝鲜大臣,也都陪着笑脸,心中暗骂朱寅。

说也奇怪,朱寅虽然是高丽的恩人,可他们对朱寅等大明将帅就是喜欢不起来。

因为看到朱寅等人,他们就会想起是大明救了高丽,而不是高丽自己打败了倭寇。

这个事实,让他们感到一种屈辱。

可是哪怕心中再讨厌朱寅,面上也毕恭毕敬。

朱寅当然知道高丽君臣心中想的什么,可他根本不在乎。眼下自己还是经略使,这些忘恩负义之辈敢怒不敢言。但等到自己不是经略使了,他们又是何等嘴脸?

呵呵,算起来,接替自己的兵部左侍郎宋应昌,应该快到了汉城了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