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嫡明 > 第386章 横空出世的大吐蕃国(第4页)

第386章 横空出世的大吐蕃国(第4页)

自以为对吐蕃比较了解了,顾秉谦就去了吐蕃,找到了吐蕃势力最大的藏巴汗:后藏地区的统治者。

他对藏巴汗说,汗王是吐蕃赞普的后裔,应该统一整个吐蕃,重建大吐蕃国,然后对大明用兵,入主中原。

他说,只要藏巴汗听取他的意见,他就能让藏巴汗五年之内统一吐蕃,迁都逻些(拉萨),成为所有吐蕃人的共主。二十年之内,就能攻灭大明。

此人也真是有些本事。藏巴汗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人物,和他一番畅谈之后,对他言听计从。

顾秉谦提出建立官制,制定律法,自铸银钱,统一度量衡,团结黄教(格鲁派),暗结苯教,编练农奴,征辟僧兵,开矿炼铁,加征寺税,屯田煮盐,招徕流民,南联廓尔喀,东联丽江木氏,北联青海蒙古等策略。

都被野心勃勃的藏巴汗全盘接受。

短短四年工夫,藏巴汗的势力就变得更加强大,连灭夏卡娃氏、止贡提寺、拉加里王、古格王等部,领地人口增加到七十余万,兵马从两万增加到六万,都是骑兵。

藏巴汗在顾秉谦的建议下,废除领主直管的“杰果尔”,削弱领主权力,恢复大吐蕃国时期的体制,中央建王廷,设立大相等官职。又将麾下领地人口编为寓兵于民、军民一体的“五茹(镇)”。

每个茹钦又分十二个东岱。茹钦有万夫长,东岱有千夫长,既管兵马又管民政。

茹钦和东岱是吐蕃古制,其实与“杰果尔”并无不同,都是藏地兵民合一的体制。可是顾秉谦换个了名义,以恢复古制为借口,将本来由领主负责的“杰果尔”,变成了由藏巴汗直接统辖的领地、人口。

茹钦的长官和佐官,全部由藏巴汗本家的辛夏氏贵族子弟担任。东岱的长官和佐官,辛夏氏之外的其他贵族也可以担任。

如此一来,后藏地区的军政大权,一下子集中在新建立的王廷手里。藏巴汗就不再是后藏地区名义上的共主,而是真正的后藏之主。等于统一了半个吐蕃。

于是,藏巴汗就封顾秉谦为大相,将女儿嫁给他的儿子顾台硕,结为亲家。顾秉谦以汉人之身,一下子成为手握大权的宰相。

就在三个多月前,藏巴汗听从顾秉谦的计策,以仲裁红教和黄教纷争为名,率军进入前藏,占领逻些,连续击败前藏地区的大小领主。

去年腊月十八,藏巴汗在顾秉谦的建议下,靠着兵强马壮和大小领主的臣服,在逻些的布达拉宫登基,自称赞普,国号大吐蕃国。

就这样,顾秉谦花了不到五年工夫,就怂恿着藏巴汗,捣鼓出灭亡了七百多年的大吐蕃国。

辛夏氏明明不是赞普后裔,却坚称出自松赞干布。藏巴汗为了统一人心,率领大臣祭拜吐蕃王陵,追尊历代吐蕃赞普,演足了戏码。

自称赞普、迁都逻些的藏巴汗,登基之后大肆封赏,笼络人心。还派人联络青海湖的蒙古部落和羌人。

“顾秉谦?”朱寅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熟悉,在脑海中搜索一会儿,终于想起来了。

历史上的阉党辅,魏忠贤时期任辅大臣。

顾秉谦身为进士官员,却极其无耻。他谄媚魏忠贤,以七十岁高龄带着儿子跪在魏忠贤面前说:

“我想认九千岁为父,又怕九千岁嫌弃我老朽,就让犬子给九千岁当孙子吧。”

魏忠贤见顾秉谦这么大年纪还如此“懂事”,就升任这个“儿子”为内阁辅,成为文臣之,很是威风了几年。

魏忠贤倒台后,崇祯清算阉党,知府下令捉拿已经致仕的顾秉谦。他直接献上白银五万两贿赂知府,知府就以“年老将死”为由放了他。

最后活了八十多岁。

此人之无耻,在晚明士大夫很有代表性,绝非少数派。晚明文官士人整体性道德堕落,为了官位对权贵极尽谄媚,毫无制约皇权的作用。可是像顾秉谦这么无耻的却是不多,和石敬瑭有的一拼。

朱寅没想到,此人居然几年前就去了吐蕃,如今竟成了藏巴汗的军师,帮助藏巴汗出谋划策,还大受重用。

如果不是穿越者,此人已经中举了。可因为自己的影响,此人再次落榜,一怒之下就主动去吐蕃当了汉奸!

历史太诡异了。

女真是被削弱,可是吐蕃的威胁又出现,还是因为汉奸的帮助。

后金难产了,后吐蕃国却横空出世。

“先生看看这个。”朱寅将这份情报给徐渭。

徐渭的神色越来越精彩,说道:

“我早就推测,西南有大患,难道就是吐蕃?没想到啊没想到,灭亡了七百年的大吐蕃国,居然再次出现了。”

……

ps:理论上讲,吐蕃在晚明时期再度统一的可能是存在的,实际上吐蕃统一的难度,并不比女真统一的难度大,甚至更加容易。因为女真诸部距离明朝太近,会受到军事干涉。而吐蕃高原相对封闭,没有明军干涉,只要处理好教派之争,其实比女真诸部更容易统一。吐蕃人口比女真多几倍,一旦统一起来,也绝对不可小觑。

吐蕃在明朝没有统一的原因,我觉得和远离汉文化有关。吐蕃贵族远没有女真贵族对汉文化了解,坐井观天,也就没有了见识和视野。但如果有见识的汉奸主动帮忙,出谋划策,补上这个重要的短板,那就不同了。

其实今天身体还没好,咬着牙更新近七千字,头晕目眩。求月票,求书评!蟹蟹!晚安!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