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嫡明 > 第356章 建州都督 金吾将军 抗倭副总兵官(第1页)

第356章 建州都督 金吾将军 抗倭副总兵官(第1页)

如此打破规则、不讲武德的肆意行事,拜金帝真是疯了。

这个情报描述的非常详细。

情报说,张鲸对皇帝说了一段很重要的话,这段话可威力极大。正是这段话,让皇帝抛弃了最后一丝顾虑。张鲸是这么说的:

“陛下想想皇祖世宗皇帝,当年大礼议之争何等激烈,杨廷和等大臣何等强势?大礼议不仅关系国本,还关系千古祖制,岂不比今日储君之争更加森严?更加不可更改?”

“虽然满朝大臣死心规谏,罢朝抗议,可因为世庙英睿果决,君心似铁,始终不为所动,最后不惜腥风血雨。左顺门之变就是逼宫,却又如何?近两百朝臣下锦衣诏狱治罪,十六个大臣被当廷杖毙。瘐死、罢官、流放的朝臣,前后数以百计。那是何等惨烈啊。”

“可最后如何?世庙赢了。自以为是、喋喋不休的群臣一败涂地。世庙如愿以偿的尽了孝道,将皇考灵位请入太庙,追尊为帝,还位列武宗之上!甚至改太宗庙号为成祖,将仁宗祧出太庙,制定《明伦大典》作为新的祖制,一桩桩一件件,哪一条不是刷新祖制礼法?这是何等魄力啊陛下!”

“陛下请思量,当年之事和今日储君之争,孰难孰易?”

皇帝当时回答道:“大礼议之事更难,今日国本之争稍易。”

张鲸说道:“陛下明见!以奴婢所见,也是大礼议之事更为艰难,今日之事反倒容易些。毕竟自古以来,不是长子而当太子的人比比皆是。说起来都是陛下的儿子,又都不是嫡子,谁不可以?”

“朝臣们当年反对世庙,如今反对陛下,无非持有一个礼字。毕竟我大明以礼治国。所以他们就蹬鼻子上脸,企图以礼制君!忠孝之心何在!?”

“可是在奴婢看来,何为礼?礼就是天子之所愿,天子之所表,天子之所为!这是礼之纲。群臣所持有的礼,只是礼之目。纲之所举,目必张也。纲若不举,目不可张!群臣都是颠倒纲目,欺上瞒下,企图蒙蔽圣聪啊。”

皇帝听完,当时就兴奋的点燃大烟枪,敲着玉圭道:“好张鲸,你说的好生有理!且继续说来!”

于是张鲸继续说道:“陛下继位之前,乃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陛下之母,穆庙时就是贵妃之尊。陛下登基前,已位居东宫五年之久。而世庙呢?当年只是藩王之子,藩妃所生,远在荆楚为世子。”

“敢问陛下,以陛下如此出身,比之世庙如何呢?”

皇帝肃然回答:“朕之出身,远非皇祖可比,不可同日而语。”

张鲸再问:“敢问陛下,今日之群臣,比之当年杨廷和等人如何?”

皇帝摇头:“不如多矣。杨廷和乃三朝元老,德高望重,内外仰仗,是当时士族领。其人执掌朝政,总揽票拟、批红两大权,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名位之重,更甚张居正。”

张鲸道:“世庙本是杨廷和所拥立,况且世庙出身只是藩王世子。然,以杨廷和之强,世庙尚且能心想事成、大获全胜。何况陛下出身尊贵、并非群臣所立,而今日之臣,又远不及杨廷和乎?”

皇帝听到这里,猛然站起来,赤脚围着盘龙柱疾行数匝。张鲸捧着龙靴,亦步亦趋的随帝而走。

皇帝突然停下脚步,以玉圭刺屏风,大声道:“还有吗?”

张鲸跪下,放下龙靴道:“还有!世庙入京继位时年方十五。可世庙继位当年,立足未稳,帝位未固,羽翼未丰,便以十五岁之稚龄,起大礼议之争!”

“今日陛下年过而立,在位二十一年,春秋鼎盛,英睿圣断,内外臣服,大位稳如泰山。比当年十五岁入京继位的世庙,不可同日而语。”

“由此可见,奴婢以为:世庙可为之事,陛下更可为!世庙不可为之事,陛下未必不可为!”

“当年奸相严嵩、张居正,不过是人臣,尚且能独霸朝堂,一言九鼎,也做了很多不合祖制礼制的大事,况陛下乎!”

“独群臣可往,而陛下不可往?!”

皇帝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的说道:“说的好!说的好!朕忍他们很久了!皇祖能做到的事,朕为何不能!”

“张鲸,就照着你的意思办吧。这一次,朕不会再犹豫,不会再姑息将就!”

接下来,张鲸就奉旨出宫,第二天大朝会就下令厂卫大肆逮捕大臣。

虽然情报说的很清楚,可朱寅还是有点疑惑。因为一个人的性格,其实是很难改变的,尤其是面对困难重重的大事,性格的弱点就会放大。

按理说,就算有张鲸逢君之恶的怂恿,拜金帝也不该如此出格啊。

这和他的性格,严重不符合。

难道与大烟枪和春丹有关?

朱寅穿着女真人的靰鞡鞋,在女真特有半地穴火塘屋中走来走去,心中反复琢磨着。

回想明史上几次大规模逮捕官员的事件,朱寅心中更加明了。

明初,太祖和朱棣多次大规模下令厂卫逮捕官员,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甚至上千人。可那是明初特殊时期,处在政治高压之下,本就没有多少规则可言。

正德时期刘瑾专权,也曾打破规则的乱来。嘉靖朝更不必说了。

可是这两位都是什么性格?

正德就是个熊孩子,敢上屋揭瓦,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性格很野,胆子很大。他敢于打破规则和群臣撕破脸的对着干,不奇怪。

嘉靖是藩王的儿子,并非长于深宫妇寺之手,他不但路子野,也人小鬼大,世故练达,而且精明果断,阴险狡诈。

万历呢?此君保守、谨慎、软弱,还是逃避型人格。让他干出嘉靖和正德的事,实在是难为了他。

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还有药物的作用。拜金帝抽鸦片烟已经几年了,而且越抽越凶。因为好色,加上宫中美人又多,他还嗜好宁家姐妹研制的春丹,每天都要嗑。

而无论是鸦片还是那种春丹,都会刺激神经系统,导致精神亢奋,甚至产生幻觉,用多了会令人性情大变。

朱寅转而想到,万历的身心健康被毒品侵蚀,只会越来越严重,这次打破政治斗争的规则,那么以后还会做出什么悖于常理的事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