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嫡明 > 第347章 皇上不直朝臣久矣(第1页)

第347章 皇上不直朝臣久矣(第1页)

朱寅好和宁采薇在冯家待了大半天,给冯家裱糊了满满的脸面,又给庄廷谏留下了一个大大的希望,才在黄昏时分打道回府。

可谓皆大欢喜。

出了冯家上了马车,宁采薇才说起庄姝被两个姐姐写信羞辱的事情。

“姚宗文?”朱寅神色沉吟,“这个名字有些熟悉,好像史书中记载过…我想起来了!她大姐夫真叫姚宗文,浙江人?”

宁采薇道:“我没有听错,就是叫姚宗文,的确是浙江人,庄姝说他是去年中进士,六部观政大半年后,就委任了华亭县令,还是一个富得流油的上县。”

朱寅点头道:“那就没错了。浙江姚宗文,历史上的阉党干将,魏忠贤的走狗爪牙,因为谄媚魏忠贤,一路青云直上,当上了正二品的左都御史。”

“此人是魏忠贤党羽中仅次于‘五虎’的骨干,他弹劾孙承宗专权跋扈、靡费军饷,导致孙承宗被罢黜。他当左都御史期间,居然公开卖官鬻爵,军饷、救灾款、治河款什么都敢贪。”

“华亭县何止是上县,那是上上县,江南上县之。姚宗文能当华亭之县,一定有背景。”

“原来这么坏。”宁采薇笑了,“难怪庄姝说他是个小人,就是当大官也比不上冯梦龙。不过,庄姝虽然这么说,心中到底还是很失落。”

朱寅摇摇头:“荣华富贵方面,冯梦龙的确远不如姚宗文。可是要比人品人性,姚宗文这贪官给冯梦龙提鞋都不配。”

宁采薇道:“来到明朝多年了,之前始终难以想象,好好一个王朝,几十年后就灭亡了。有种难以置信的幻灭感。现在我明白了,问题还是吏治。”

朱寅点头道:“晚明时期士大夫集团群体性堕落,这是明末吏治腐败、政治黑暗的一大原因。姚宗文这种满嘴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的官员,在晚明不是少数,而是大多数。”

“最大的责任就是万历。这混蛋废除张居正的考成法,数十年荒废朝政,带头搜刮贪财,导致吏治大坏。万历二十年到万历驾崩不到三十年,有记载的起义就有一百多次,多和贪腐有关。”

“万历后期,全国形成了制度性、塌方性的腐败。上到皇帝、大臣,下到胥吏,层层榨取。将士军饷被贪墨,欠八百万两,怎么打仗?所以他死后仅七年,就爆了农民大起义。”

说到这里,朱寅忍不住叹息一声,“真是可惜啊。万历要是稍微振作一点,哪怕只振作一点,努尔哈赤和满清就没有机会了。就算明朝还是会灭亡,起码还是汉人的江山,那么历史就截然相反了。”

宁采薇道:“万历是不是自己也无能为力?他连自由立太子的权力都没有。”

朱寅摇头:“这就是扯淡了。就算他没有立太子的权力,难道没有整顿吏治、选贤任能的权力?就算连这个权力也没有,起码也有正常上朝理政的权力吧?他其实至死大权在握,不然他长期不上朝还能作威作福?”

“再说,他也不是真的没有立太子的权力自由,明朝并没明确规定无嫡立长的法律条文。他只是既要又要,没有勇于担责的魄力而已。假如他够男人,明天就宣布一道诏书,不顾群臣反对的铁心立朱常洵当太子,群臣除了抗议辞官又能如何?难道还能废了他这个皇帝不成?”

“可他又不敢下诏。既想立朱常洵当太子,又不想和百官彻底撕破脸,瞻前顾后的怕担风险,事情当然做不成。”

“要说祖制,明朝规定太监不得干政,这是明文规定的祖制。但明朝有权势的大太监层出不穷,可见祖制就是个屁。更别说,无嫡立长还没有明文规定,也不算祖制,充其量就是一个历史惯性。”

“万历身为皇帝,完全有权力打破这个并非祖制的惯性,立他喜欢的儿子当太子。可是他没有这个魄力。”

“魏忠贤还不是皇帝呢,可是魏忠贤为何能把整个朝堂玩弄于股掌之上,做了万历都没做到的事情?难道魏忠贤的权力比皇帝还大?当然是因为魏忠贤敢去干。”

“后世有些人动不动就说明朝皇帝易溶于水,以此强调明朝皇帝没实权,拿梗当历史,为皇帝们洗地。反正责任都是文官集团的,皇上是英明神武的,这不是笑话吗?”

宁采薇道:“郑贵妃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才会赶走姑父,启用张鲸,让张鲸去做皇帝想做而又没有魄力去做的事情。”

朱寅看着马车外的一轮落日,说道:“所以接下来,张鲸就是皇帝心中的魔鬼,皇帝的行为替身。今晚去见张鲸,倒要看看他想怎么疯。”

提到张鲸,宁采薇和朱寅都难以轻松起来。

这几日,朝政变化很快。

当今最有权势的大臣,已非辅王锡爵,而是张鲸。

张鲸不但掌握司礼监批红大权,还提督东厂诸事。世宗时期被打压的宦官集团,在张鲸被启复后迅抬头,势力急遽膨胀。

东厂的权限设置,本就是用来对付百官的。只要有强势督主当家,再加皇帝的支持,立刻就能成为百官的克星。

多年来,百官对付东厂没有太多办法,只能通过礼教伦理和太祖遗训,来以柔克刚的影响皇帝和东厂提督。

可是这一次,无论是皇帝还是张鲸,似乎都不吃这一套了。

张鲸一回到司礼监,立刻“雷厉风行”的做了几件事。先和郑家掌握的锦衣卫联合,以奉旨的名义夺取了都察院的最高监察权。

也就是说,御史对内外官员的劾章,都察院的风宪纠察,都必须受到东厂和锦衣卫的监督。

等于是,都察院向来独立的监察大权没了。

连都察院都只能配合,更别说大理寺和刑部了。如今大理寺和刑部审判大案要案,不但必须向东厂报备,而且最后定谳权也要经过东厂审核。东厂不同意,不能结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