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嫡明 > 第337章 我在北海修道之时(第2页)

第337章 我在北海修道之时(第2页)

叩谢之后,两人再次平身。这么一折腾,朱寅的汗更多了。

皇帝遂问道:“丰臣秀吉何等样人?”

显然,他问的是郑国望。因为他的目光看的是郑国望。

朱寅没有搭话,只是拱手低头。

郑国望拱手道:“回陛下话,丰臣秀吉身材矮小如猿猴,性情奸诈如鬼狐,狂妄嚣张,无知自大。”

皇帝又问:“日本有多少兵马?”

郑国望答:“最少三四十万,凶悍善战,一如当年倭寇。”

皇帝再问:“卿奏报日本多金银,然否?”

郑国望回道:“确乎多金银,尤其是银矿,远胜大明。听说,几大银矿每年产银二百万两。”

皇帝眼睛一亮,胖胖的身子微微前倾,喉头滚动一下。

可是随即,他的眸光就黯淡下来,似乎心有憾恨。

朱寅心中暗笑。拜金帝这是惦记日本的银子。可是日本的武力和汪洋大海,又让他徒叹奈何。

这个万历爷,真就是又贪又菜。欲望很大,胆魄很小。

其实何止日本银子多?缅甸的金子也很多。缅甸金矿还多是开采容易、含金量高的富矿。

问题是,缅甸就在家门口,拜金帝有那个魄力攻入缅甸?

他不但没有这个魄力,还被缅甸小邦开疆拓土,反推着丢了小半个云南。

郑国望继续道:“日本兵马虽然不少,远隔重洋。可若是朝廷大造舰船,积蓄粮草,训练士卒,再联络海盗为用,三年后大可渡海征讨。”

皇帝沉默一会儿,说道:“渡海远征,谈何容易。便是这大造舰船,也绝非易事。”

郑国望仗着是皇帝小舅子,力争道:“以大明国力,三五年之功可造大海船数百艘,征日有望。”

“日本可征大明,大明亦可征日。”

皇帝却是摇头:“卿可知蒙元征日之败?茫茫大海,彼易来之,吾不易往。”

郑国望闻言不禁郁闷。

朱寅更是暗骂:“白痴,别人可以渡海来打我,我不能渡海去打别人?日军不是坐船过来的?转移矛盾你懂不懂?真是煞笔。”

接着,皇帝又问起京都之变和海盗之事,郑国望一一回答。

不知道的,还以为日本之事都是郑国望策划,不关朱寅什么事。

朱寅很清楚,他不但封爵是沾了郑国望的光,就是这次进宫面圣都是沾了郑国望的光。

混账拜金帝不但不想封自己爵位,甚至不想召见自己。

那么接下来,皇帝该让自己滚蛋了吧?

果然,皇帝简单问了一些出使的事情,表示感兴趣之外,就对朱寅说道:

“朱卿先退下吧,回府侯旨便是。朕和郑卿叙叙家礼。”

意思是,滚你的吧。朕要和小舅子单独聊。

“是。”朱寅巴不得赶紧出宫,“臣告退。”

说完,再次下跪叩,谢恩而出。

出了闷热的乾清宫,朱寅已经出了一身汗。他转头看着巍峨的乾清宫,目光清冷如冰。

乾清宫内,等到朱寅一离开,皇帝立即问道:

“从日本京都拿到的金银缴获,真的被海盗夺走了?还是被贪墨了?朕要听实话!”

郑国望赶紧跪下道:“回皇上话,奏报中所言,一字不虚!金银的确被海盗所劫夺。不过那海盗头目海明月,却也不是不讲道理…”

“…臣以为,若是掌控海明月的舰队,将来多有便利…”

皇帝冷哼一声,“这种海盗贼寇,连大明使团缴获的金银都敢劫夺,还是盗亦有道?朝廷如何信得?”

“雇佣他们对付日本,怕是会被贼反噬。此事还需从长计议,看看百官怎么说。”

郑国望又道:“朝鲜局势严峻,臣请立即逮拿郝经、高淮回京议罪,整肃朝野人心。再选派知兵善战之将帅,接替经略使之职。”

皇帝沉默一会儿,问道:“你可有推荐之人?”

郑国望大着胆子、硬着头皮道:“臣推荐…朱寅!”

“朱稚虎?”皇帝圆胖的脸神色一凝,目光有些阴沉,“你为何要推荐他?他是常洛的老师。”

郑国望深吸一口气,“臣以为…臣以为,事有轻重缓急。大局面前,其他事可以放一放。眼下头等大事,乃是朝鲜军务。”

“臣听说,王师两次大败,如今只剩七万人,军心涣散,士气荡然。若不是大雪,恐怕已经被日军赶回辽东了。”

“若是再次大败,就是不可收拾之局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