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嫡明 > 第309章 朱寅的缓兵之计(第1页)

第309章 朱寅的缓兵之计(第1页)

朱寅循声看去,只见这个恰到时机给双方台阶下的人,是个年约五旬的大武士,身形微丰,宽额方颌,气度贵重雍容,相貌看上去像个忠厚长者,就是声音都低沉徐缓、中正平和。

看其貌、听其声,是个很容易令人心生信赖的人。

此人肩披金襴阵羽织,上面绣着三葉葵纹,手持一柄金漆折扇,上面是“克己复礼”四字。

正是如今丰臣氏第一重臣、地位仅次于秀吉的德川家康!

朱寅更是知道,就是此人笑到最后,取代丰臣氏建立德川幕府,死后还被神格为“东照神君”。

这是个“忍者神龟”般的人物,几乎就是日本版的司马懿。

可是此时,德川家康还老老实实的臣服在布武天下的秀吉之下,一小心翼翼的维持着厚道忠臣的人设。

根据朱寅的指示,德川家康也是虎牙在日本的重点情报对象,早在两年前家康还在宫崎城时,虎牙控制的日籍家人,就打入了德川氏内部。

他不但将儿子送给秀吉为人质,还娶了秀吉的妹妹朝日姬,帮秀吉稳固东国地区,在大名中积极执行太阁检地、刀狩令,承诺“镇守东国,永为丰臣屏藩”。

甚至,他还曾经离开封国,亲自去大阪城为“人质”,参与筹划侵朝征明的战争。

秀吉夺走他的旧领三河、远江、骏府、甲斐、信浓五国,拆除他的冈崎城,转封到北条氏的关东八州,迁居海啸频的江户,他也乖乖奉命。

秀吉有很多机会杀家康,可是秀吉终究是被家康迷惑。

家康如此诚恳的恭顺态度,加上他在东国地区的强大实力,消弭了秀吉对他的杀机。

他在秀吉身边看似危险,可只要秀吉身体没出问题,他就安全的很。

等到秀吉病倒,他感受到危险,就离开返回东国。除了“伏见城托孤”,再也不敢和秀吉见面了。

朱寅知道为何德川家康、伊达政宗等强力大名都在名护屋城。因为历史上的此时,丰臣秀吉起“名护屋城军议”,召集很多大名来名护屋开会,商讨下一步的军事大计。

如今不仅是德川家庭、伊达政宗,全日本很多大名都在名护屋城。可见如今的日本,没有人敢反抗秀吉了。

此时,听到德川家康转圜,朱寅立刻趁机附和道:

“家康公言之有理,不愧是太阁肱骨。贵国士民跪拜太阁,皆是心甘情愿,并非太阁武力强迫。本使身为明臣,自然只跪大明天子。”

“虽然如今封贡断绝,可无论战与不战,和与不和,不废中日千年之缘。太阁以为,然否?”

朱寅衣冠肃肃,气度从容,语言清朗,有礼有节。加上风姿相貌极其出众,大国使臣的威仪完全没有因为年少而逊色丝毫,反而令人见之忘俗,不禁为之倾倒。

在重视以貌取人的日本,朱寅占了很大便宜。加上他一口流利的日语,更是赢取了很多人的好感。

说日语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秀吉等人听不懂汉话,在这种局面下,说日语才不吃亏。

若是端着架子说汉语,再让译者翻译转述,就难以为使团解围了。

“嚯嚯嚯!”丰臣秀吉再次有点癫狂的大笑,手中军配团扇一扬,“好一个不废两国千年之缘!”

“稚虎君不愧是大明国使,余没有失望呢。好吧,余接受你们的礼节,可以不用跪拜,让使者受惊了呢。”

“那么就奏乐吧,请使团进城。”

他已经看过外交照会,当然知道明使的姓名、表字、官职。可他傲慢的称呼大明国使为“稚虎君”,可见肺腑。

丰臣秀吉并非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他的举动都是有目的的。他故意让明使跪拜,是为了折辱明使,一来借此立威,二来表示征明决心。

他当然希望明使跪拜。

可如果明使坚持不跪,他也不会勉强。因为明使的毫不畏惧反而会彰显威武不屈,动摇诸位大名征服大明的信心。

这种得不偿失的傻事,他怎么会干?就算家康不劝他,他也不会。

家康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他劝秀吉不是为明使解围,而是向秀吉表示他的忠心。

朱寅听到丰臣秀吉的话,也毫不意外。

果然,只要坚持不跪,据理力争,秀吉就不会当众强迫。

此人自诩“日轮之子”,自大成狂。可要说起才能、心计、手腕,绝对是同时代统治者中的翘楚。

如今日军在朝鲜势如破竹,他信心爆棚,对大明更加轻视。可毕竟还没有和明军主力决战,他当然不能完全封死和谈之门,对使团也要给些颜面,算是留点退路。

只要操作的好,平安归国没有问题。

可是,朱寅对此行达成和平,却不抱丝毫希望。

秀吉是谁?他是临终前仍下令“不取大明,毋宁死”的战争狂人。

丰臣秀吉一声令下,武士们让开道路,随即乐队奏响了传自大唐的《兰陵王》,表现武家的勇猛。

即便是欢迎式,也要彰显武力,威慑意味十足,真是不把大明放在眼里。

名护屋城是一座巨大的石垣军城。使团经过堀(护城河)与橹(箭楼),丰臣秀吉等人也下了城头,上了城中的天守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