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质看了看李渊:“赵构当太上皇之后就该消停了吧。”
张彦呵呵一笑:“你想多了,当了太上皇的赵构也不消停,接手的宋孝宗确实有北伐收复故土的想法,但赵构死活不允许。”
李丽质目瞪口呆:“干嘛啊这是?既然当了太上皇就好好当呗,就不能学学我大父?”
李渊一头黑线:“丽质啊,你是不是不想让朕护着你了?”
李丽质立马露出了狗腿子般的笑容:“大父,别在意,我就是举一个例子。”
“注意一下。”
李丽质撇了撇嘴:“夫君。”
“不用意外,宋孝宗很憋屈,南宋也失去了北伐的机会,只能等着以后的蒙古铁骑。”
李丽质回过神来:“夫君,宋朝不是有八十万禁军吗?金军南下时他们去哪了?”
“还提什么八十万禁军啊,早就没了,京城的禁军在宋神宗时期就没剩下太多了,有十万就很不错了。”
李丽质不理解:“都去哪了?”
“内外相制,虚外实内,这是宋朝禁军的制度,这也是参考了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乱象实施的。”
“宋朝时期,一部分禁军驻守在京城,一部分在地方。”
“宋神宗时期,宋朝和西夏打了起来,所以京城的禁军有一部分去了西北。”
“剩下的就是在京城和河北地区,毕竟当时的宋朝被辽国打怕了,河北自然是驻防的重点。”
“但这河北的十几万禁军在宋真宗之后就没打过仗,这些军队基本成了兵痞。”
“那些兵痞一点战斗力都没有,防了,但没有完全防。”
“而且宋仁宗到宋哲宗时期,宋朝修了三次黄河,河北也被淹了三回,河北的宋军直接被大水冲走了。”
。。。。。。。
李丽质更无奈了:“这是什么操作啊?古有水淹七军,宋有水淹己军?”
“所以啊,宋军一部分驻扎全国,就看他们平乱的能力就知道,没用,一部分去了西北打仗,一部分在河北被冲走了。”
“至于京城的宋军,嗯,文艺水平还是不错的。”
李丽质一头问号:“文艺水平?军队不应该是看战斗力的吗?”
“你说的没错,所以京城的宋军也没用,所以说真打起来,除了在西北和西夏对峙的宋军以外,其他的都是一群酒囊饭袋。”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真正能打仗的宋军也只有西北的那一支。”
“金国也知道西北宋军的厉害,所以就派人去了西夏,愿意割地,要求就一个,那就是拖住西北的宋军。”
“不让西北的宋军有回援的机会。”
“这也就解释了金军南下时宋徽宗为什么着急禅位,因为宋徽宗知道这仗没办法打。”
“再加上宋钦宗自己解散了来勤王的军队,这下就更没人抵抗金军了。”
李丽质一脸懵:“不是,大敌当前,他为啥要解散军队啊?我这不懂军事的都知道这个时候不止不能解散军队,还要大肆赏赐军队,让军队士气更足。”
“丽质啊,你可真问着我了,我怎么知道他为什么要解散军队啊,反正就是这两个人的猪脑子加上宋朝的烂摊子,把这两个人送到了东北。”
李丽质更不理解了:“按理来说宋朝不缺钱啊,这个时候就算把国库掏空了,也要稳定军队啊。”
“也许是太天真了吧,就像后世的圣母婊。”
“哦。”李丽质恍然大悟:“别说,还真有后世圣母的感觉。”
“停,不是圣母,是圣母婊,圣母和圣母婊有区别。”
李丽质不理解:“有什么区别?”
“很简单,圣母只是蠢,比如有人掉水里了,他会让其他人救,如果周边没人,他就自己下水。”
“圣母婊不同,那就是严待人,宽待己,说白了就是道德绑架别人,但自己确实无懈可击。”
“哦,明白了。”
李丽质看了看小天幕:“后世有很多这种人啊。”
“对,这种人特别讨人厌,有的时候我甚至想给他们几拳,不然心里不舒服。”
李丽质笑了笑:“我也想,我让我阿耶找找,有没有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