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 第366章 半岛(第2页)

第366章 半岛(第2页)

“‘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上曰:‘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彦博曰:‘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这句经典语录就是在这场对骂中产生的。”

“这句话虽然露骨,但也揭露了历朝历代的管理者,尤其是官僚对底层百姓的态度。”

“讲真的,封建王朝的盛世基本都是建立在剥削底层百姓的身上的。”

“所以几千年来,官僚对于底层百姓的态度一直都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朱媺娖不理解:“为什么?”

“很简单,因为官僚的特权完全是来自皇帝的授权,可以说官僚和地主士绅就是皇权的延伸。”

“所以在古代,官僚的权力并非来自民间的认可,这也就让他们在行使权力时肆无忌惮,甚至敢报团对抗朝廷。”

李丽质眉头一皱:“我阿耶也说过,他的政令下之后,慢慢就变味了,越远的地方变化越大。”

“对,那些完整推行的政策其实就是对他们有利的政策,至于那些对他们有害的,如果皇权无力,他们自然不会推行,如果皇权有力,那他们就会曲解政令的意思。”

“这也是宋神宗没办法越过这些人的原因,因为皇帝本身就是地主的代言人。”

“所以百姓对于官僚来说只是工具,燃料。”

“而且所谓的科举也是一样,大部分人科举就是为了脱离百姓这个阶级,不让自己成为底层,让自己成为剥削者。”

“只不过在王朝初期,新组建的地主的力量并不强大,所以剥削能力也有限。”

“但是一但到了王朝中期就不同了,伴随着土地开垦到达了极致,王朝陷入了停滞,这些士绅地主就开始使用自己的权力兼并土地。”

“这个权力只会对权力的来源负责,古代官僚的权力并不来自平民,所以底层百姓和朝廷的矛盾就会被激化,农民起义也就很自然的爆了。”

李丽质眉头一皱:“就没人注意到吗?”

张彦点头:“在古代确实没人注意到,你看看圣贤之言和二十四史,这些书籍只会教官僚如何减少激化底层百姓的矛盾,却没有真正站在百姓的角度看待问题。”

“在古代官僚甚至是皇帝,圣人眼里,底层的百姓只是权力的统治对象,而不是权力的来源。”

李丽质紧皱着眉头:“我要和我阿耶说一下。”

李丽质这才现,李世民所做的一切根本没办法逃出历史的轮回,就算把工业展到极致也不行。

这不止是生产力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政治的问题,如果一味解决生产力问题却不解决政治问题,那不过是暂缓这个进程而已。

李丽质急匆匆走后,朱媺娖拽了拽张彦:“夫君,为什么华夏不彻底占领半岛?”

“唉,不是没有占领,汉朝时期就占领了半岛北方,只不过后来丢了。”

“为什么?”朱媺娖表示不理解。

“媺娖,你想想古代华夏征服一个地方后是怎么统治的。”

“就像元末明初,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人口真空,没人就没办法耕地,没有人耕地就没办法创造经济价值。”

“所以自洪武六年到永乐十五年之间,明朝在山西乃至浙江大量迁移人口,用于填充河南,河北,山东这些地方。”

“一个王朝的疆域可不是简单的军事占领。”

“占领一个地方后需要迁移人口,形成行政班底,最后创造出经济价值后才能算彻底拥有了这块土地。”

“所以媺娖,你看看地图,什么地方容易被占领。”

朱媺娖打开了地图:“中原地区的大平原。”

“没错,这里山地很少,再加上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农耕区域,占领起来并不算难,而且可以直接进行农耕,很容易形成经济价值。”

“在宋朝之前,这里就是最重要的地区,得中原者得天下就是这么来的。”

“下一个地方就是江南地区,这里容易被占领的原因也很简单。”

“从西晋开始,长时间的战乱让江南地区聚集了大量人口,虽然这里大多数都是山地丘陵。”

“但因为茶叶和丝绸这些奢侈品促进了商业展,可以给一个政权注入源源不断的财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