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明风再起 > 第369章 宁远王的棋局(第2页)

第369章 宁远王的棋局(第2页)

“站住。”李长风声音不响,却让冯文炜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

刘铭枢上前拾起圣旨,轻轻拂去灰尘,递还冯文炜。

李长风淡淡道:“把圣旨带回去。顺便带句话:我不杀你们使者,不是不敢,而是不屑。但若再有人前来聒噪,休怪我翻脸无情。”

待南明使者狼狈离去,殿内众人皆面露忧色。

刘铭枢低声道:“大都督,如此强硬,恐怕会立即与南明撕破脸。若他们与清廷联手。。。”

“他们不敢。”李长风走回地图前,“南京那帮人,内斗不休,哪有胆子北伐?最多在江南苟延残喘罢了。”

他手指点在地图上:“现在的重点,还是多尔衮。探马消息,清军已南下湖北,看样子是奔西安去了。”

“西安?”众参谋围拢过来。

“聪明。”李长风赞许地点头,“多尔衮不愧是枭雄。知道在平原与我军决战必败,便想据守关中,以潼关之险抵消我军火力优势。”

他忽然抬头:“给萧破虏传令,放缓南下度,不必与清军主力接战。他的任务只是虚张声势,将多尔衮赶向西安。”

刘铭枢不解:“大都督既然看破多尔衮之计,为何还要纵虎归山?”

李长风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因为我要的,不是击溃清军,而是全歼。关中地形封闭,正是瓮中捉鳖的好地方。”

他手指重重点在潼关位置上:“传令兵工厂,将新研的攻城重炮优先装备西路军团。来年开春,我要在西安城外,与多尔衮做个了断。”

千里之外,河南与湖北交界处的清军大营中,多尔衮也得到了南明册封李长风的消息。

“宁远王?”多尔衮嗤之以鼻,将情报掷于案上,“南京那帮腐儒,真是黔驴技穷了。”

洪承畴拾起纸张,细细看过,皱眉道:“王爷不可小觑此举。虽然李长风必然不会接受,但这给了天下汉人一个信号:南明朝廷承认李长军的合法性。”

洪承畴在一旁点头:“亨九兄所言极是。更重要的是,若李长风公开拒绝敕封,反而显得他目无君上,失去大义名分。”

多铎不耐烦地挥手:“管他什么名分不名分!李长风要是在乎这个,就不会把崇祯一家子送到什么。。。马达加斯加去了!听说那地方在海外万里,摆明是不让朱家再回来了。”

阿济格伤势稍愈,声音仍显虚弱:“十四弟说得对。李长风之心,路人皆知。他要的是整个天下,不是做个藩王。”

多尔衮沉吟片刻,忽然道:“这对我们倒是好事。”

众人皆望向他。

“李长风与南明翻脸,势必分散他的精力。南方各省名义上仍尊奉南京,若李长风公然对抗,或许能促使一些势力倒向我们。”多尔衮眼中闪着算计的光。

洪承畴摇头:“王爷,难啊。南方士绅对满人戒心极重,宁可臣服汉人政权,也不会轻易与我们合作。”

“不一定。”洪承畴忽然道,“若是李长风真要彻底推翻旧制,那些乡绅大户为了保住田产家业,说不定真会铤而走险。”

多尔衮击掌:“正是此理!我听说李长风在山东推行‘土改’,将大户田地分给佃农,这已引起许多乡绅不满。”

他转向洪承畴:“亨九先生,你在南方门生故旧众多,可否暗中联络,许以重利,让他们在南方制造事端,牵制李长风?”

洪承畴面露难色:“这。。。臣尽力而为。但须谨慎,若被觉,反而适得其反。”

众人又商议良久,待其他人都退下,帐中只剩多尔衮与洪承畴。

多尔衮忽然剧烈咳嗽起来,洪承畴急忙递上温水:“王爷保重身体。如今大局,全系于王爷一身。”

多尔衮摆摆手,苍白脸上泛起不正常的红晕:“洪大人,这里没外人,你实话告诉我,我们。。。真有胜算吗?”

洪承畴沉默片刻,缓缓道:“李长风之火器战术,确为千古未见。然其有一致命弱点:根基太浅,人才不足。观其麾下,多是草莽出身,少有经世之才。治国平天下,非仅靠火器犀利可成。”

多尔衮点头:“我也思虑及此。但他在北京开设什么‘行政学堂’,广招学子,怕是已在弥补此缺。”

“远水难解近渴。”洪承畴道,“当下最关键的是稳住西安,整顿军备。关中天府之国,若能扎实经营,未必不能与李长风周旋。”

多尔衮望着帐外飘雪,忽然道:“你说。。。李长风为何要将崇祯子孙送往海外?若是扶立为帝,岂不名正言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