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东方明一行人顺利返回镇北城。与此同时,各大世家承诺的援兵和粮草也开始陆续抵达。
同一时间,北周大营内,气氛凝重。
宇文烈端坐帅帐正中,面前跪着败退而归的骠骑大将军杨玄感及其残部将领。帐内烛火摇曳,映照出宇文烈铁青的面庞。
“十万大军,攻打一个小小的镇北城,不仅未能攻克,还折了我大将韩擒虎。”宇文烈声音平静,却让帐中所有将领不寒而栗,“杨将军,你有何解释?”
杨玄感叩在地,声音颤抖:“元帅恕罪!镇北城虽小,守将古星河用兵如神,城墙坚固异常。韩将军他。。。”
“好一个用兵如神!”宇文烈猛地一拍桌案,震得桌上兵符跳动,“我北周铁骑踏遍南北,从未遇如此大辱!你可知如今镇北城已成了南方抵抗的象征?各地残兵败将和难民纷纷投奔,据说半月内兵力已增至近十万!”
帐中一阵骚动。诸将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这。。。这怎么可能?”杨玄感抬头,满脸震惊。
“就在你败退的这些日子里,南方各大世家的私兵正在源源不断涌入镇北城。”宇文烈冷声道,“据说是一个叫东方明的说客,说服了那些老狐狸支持镇北城。”
正当此时,帐外传来急报:
“报!临江城方向现我军五百人巡逻队全军覆没!据查是镇北城的人所为!”
宇文烈眼中寒光一闪:“好个镇北城!好个古星河和东方明!”
他站起身,踱步到帐中地图前:“原本我想先解决宁王的黑甲军,再慢慢收拾这个镇北城。现在看来,是我小看他们了。”
就在这时,帐外又传来一声急报:
“圣旨到!”
一名太监手持黄绢圣旨步入帐中,朗声道:“宇文烈接旨!”
帐中诸将齐齐跪地。
太监展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闻南境镇北城逆贼猖獗,聚众十万,威胁天京。着宇文烈即率军剿灭,不得有误。宁王萧景琰部可暂缓图之,以镇北城为先。钦此!”
宇文烈接旨后,面色更加凝重。
太监低声道:“宇文元帅,陛下对此十分震怒。镇北城的存在已经威胁到天京安全,南方各地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陛下希望您能战决。”
“臣遵旨。”宇文烈沉声道。
送走太监后,宇文烈回到地图前,凝视着镇北城的位置。
“传令下去,明日拔营,兵镇北城!”宇文烈下令,“杨玄感,本帅再给你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你率五万先锋,三日内必须抵达镇北城外!”
杨玄感叩:“末将遵命!必不负元帅重托!”
镇北城内,人口和兵力的暴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城墙之上,古星河与东方明并肩而立,望着城外源源不断涌入的难民和士兵。
“师兄,情况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好。”东方明道,“七大世家兑现了承诺,如今城内兵力已达十万,粮草充足。但。。。”
“但管理成了问题。”古星河接话道,“新来的士兵缺乏训练,各自为政。难民需要安置,粮食需要分配,城墙需要加固。”
东方明点头:“最重要的是,北周不会坐视我们壮大。宇文烈很可能已经调转兵锋,向我们而来。”
古星河远眺北方,目光深邃:“那就让他来吧。镇北城将是北周铁骑的葬身之地。”
二人走下城墙,来到校场。曲红绡正在训练新兵,她弟弟曲小风在一旁协助。见到古星河,曲红绡快步走来。
“城主,新兵训练进展顺利,但需要时间。”曲红绡汇报,“最麻烦的是各世家私兵不愿接受统一整编,坚持要保持各自编制。”
古星河皱眉:“这是大忌。战场上若不能统一指挥,再多兵力也是乌合之众。”
“让我去处理。”东方明道,“说服他人是我的专长。”
就在这时,林羿匆匆赶来:“城主,军师,北周先锋杨玄感率五万大军已抵达百里外,预计两日后兵临城下!”
古星河与东方明对视一眼,眼中都没有意外,只有决然。
“竟然这么快。”古星河深吸一口气,“传令各将领,即刻到议事厅集合!我们要让北周人知道,镇北城不是天京,这里每一寸土地都将用他们的鲜血来浇灌!”
夕阳西下,镇北城上战旗猎猎作响,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