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第461章 三方共赢(第1页)

第461章 三方共赢(第1页)

陈羽道:“在以入学成绩分快、慢班的情况下,只要商贾弟子勤学、聪慧,那么也可以进入快班上课。这样一来,就确保了上课的纪律性。”

“至于你所担心因花费高,导致那些商贾不愿意承担,这完全就是瞎操心。”

“大明地广物博,在这片土地上产生的有钱富商,自然不在少数。”

“既然如此,那么我来问你,对于一个做了半辈子、甚至几代人的买卖,从而积攒下富饶财富的富商来说,让他们花一大笔钱,然后获得大学的入学机会。”

“在大学里面,都是经过科举从全国筛选出来的才子,今后有相当一部分概率入仕。”

“那么,他们的弟子在这段时间,相当于提前埋下了一笔最划算结交人脉的机会。”

“再者既然让他们入学,家中弟子当然若是优秀,也可以入仕。”

“如此一来,李老哥,你认为对于只有钱而无权的商贾来说,划不划算?”

李至刚沉默了片刻之后,点了点头,认真的说道:

“划算,非常划算!对于那些富商来说,人脉可比银子贵多了,而且还是这种从贡士没有成长起来结交的人脉,可谓千金不换啊!”

“更何况,若是他们家中的富家弟子,若勤学、有才,那么也可以入仕。”

“天下的富商知道后,恐怕会削尖脑袋,往大学里面钻!”

陈羽抿了一口,笑着说道:

“这样一来,问题不就解决了?!”

“虽然兴建大学的提议,提出来之后,朝中有人反对,但最终在反对者不众筹学费的情况下,大学该建还是会建起来。”

“学费也有了着落。再者,大学可是代表着国家学府,老师自然在教学质量上,肯定受到朝廷的严控把关。”

“人脉、师资力量雄厚,可谓双赢!”

这个提议乍一看,是用那些富商的钱,来帮助朝廷完成人才储备制度的改革,以及建设天下学子对于永乐一朝的归属感。

实则受到益处最大的,当属那些有钱而无权的富商阶级。

还是那句话,在真正有钱人眼中,人脉的重要性可遇而不可求。

价值衡量上,更是远贵于金银。

在后世权跟钱的界限其实很模糊,有钱变相的相当于有权,无非就是比重低一点。

而在古代,有钱几乎不可能有权;而有权,却可以轻易的获得钱。

尤其是经历过洪武一朝的商贾来说。

自隋唐之后,读书、科举给了普通人一个获得权与钱的机会。

读书改变命运,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一句不过时的金科玉律。

过时了,那一定是你读的书,不够、不精!

倘若没有类似于科举的制度,那么对于下层阶级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这意味着大多数时候,你不仅能一眼看着自己的未来,望的到头。就连后几代,甚至几时代的未来,全部望的到头。

因此,

古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论调!

而在后世,却有着读书无用论的言。

可以说,能说出读书无用的人,要么是没有从书中获利,要么就是其心可诛,想要用读书无用论获利。

就像古代一样,读书参加科举的作用,就是为了给底层一个跨越阶级的机会;

至于那些本就身处阶级高层的人,是不会花费那么大的时间与精力读书参加科举。

而是早早通过关系,进入国子监。

学习几年,就可以入仕,在朝中坐上旁人想都不要想的高位。

公平吗?

不公平!

确实不公平!

自古以来就不公平!

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不读书,这种不公的现象就不会存在了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