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晚唐:开局一条船 > 第482章 太子李恒的成长(第2页)

第482章 太子李恒的成长(第2页)

李吉甫不敢怠慢,从怀中取出一份用蜜蜡封口的锦囊,双手奉上:“殿下,此乃陛下密旨,命老臣亲手交予殿下。”

李恒接过锦囊,并未立刻打开,只是用手指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火漆印记,眼神平静无波。

李吉甫看着眼前的太子,心中不由得暗叹。

这位太子殿下在西北待了数月,整个人的气质都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褪去了长安皇城中的那份稚嫩与浮华,多了一丝沉稳与锐气,眼神中更是闪烁着与他年龄不符的深思。

“李相今日与王叔会谈,可还顺利?”李恒忽然问道。

李吉甫心中一跳,恭敬地回答道:“西北王深明大义,体恤君父之忧,已答应加倍支援朝廷钱粮。实乃我大唐之幸。”

他刻意隐去了出兵和新政之事,这些内容,在陛下的旨意未下达前,不宜向太子透露。

“哦?只是钱粮么?”

李恒的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淡然说道:“王叔的慷慨,我是知道的。但王叔行事,向来谋定而后动,从不做亏本的买卖。想必李相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吧?”

李吉甫的额头瞬间渗出了冷汗。

太子殿下竟一语道破了事情的本质!他在西北,究竟学了些什么?

“殿下明鉴,这……这皆是朝廷与藩镇间的正常交涉,老臣……”

“李相不必紧张。”

李恒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我只是随口一问。父皇的密旨,我已收到。夜深了,就不打扰李相歇息了。”

说罢,他竟直接起身,告辞离去,全程没有半点要拆开密旨的意思。

李吉甫恭送太子离开,重新坐下时,后背的衣衫已被冷汗浸湿。

他忽然有种强烈的预感,长安朝堂与西北王府之间的这场博弈,真正的棋手,或许并非只有他们这些老臣和那位权势滔天的西北王。

这位身处西北的太子殿下,恐怕已经成了一个谁也无法预料的巨大变数。

而李吉甫的预感,很快便得到了验证。

因为还没等他的马车离开新龟兹城的范围,太子李恒便拿着那份未曾开封的密旨,径直走进了李唐的书房。

书房内灯火通明,李唐正在一张巨大的沙盘前凝神思索。

沙盘上,精细地还原了整个大唐乃至周边的地形地貌,无数红蓝小旗星罗棋布,代表着各方势力的部署。

“王叔。”李恒将手中的锦囊轻轻放在书案上。

李唐抬起头,看了一眼那份熟悉的蜜蜡封口,眼中并无意外之色,只是平静地问道:

“为何不打开看看?”

“不必看了。”

李恒摇了摇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正色答道:

“无非是让侄儿在王叔身边多看、多听、多学,同时也要时刻谨记自己是大唐储君,明辨是非,勿要被表象所迷惑。说到底,父皇还是信不过王叔,也信不过我。”

李唐沉默片刻,缓缓开口:“他是皇帝,怀疑是他的本能。但你这样做,可知意味着什么?”

“我当然知道。”

李恒的语气斩钉截铁,他走到李唐面前,深深一拜,沉声说道:

“侄儿知道王叔所图的,究竟是什么!”

“父皇所思所想,是如何将这万里江山,牢牢地攥在李氏一族的手中,是李家的家天下。为此,他不惜猜忌功臣,打压宗室,平衡各方,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权谋制衡之术上。”

“可王叔不同!”

李恒的眼中迸出炙热的光芒,他指着窗外那座灯火璀璨,秩序井然的城市,激动地说道:

“侄儿在西北这几个月,亲眼看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天下!”

“我看到了孩童无论出身,皆可入学堂,识字明理;看到了百姓无论贵贱,生病皆可入医院,得医者精心救治;

看到了工坊之内,水力驱动的机器轰鸣不休,一日之产,可抵长安百日之功;我看到了田间地头,农人使用新式农具,一人可耕百亩之地,再无冻馁之忧!”

“我看到的是一个民富国强,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有尊严的天下!这,才是侄儿心中真正的盛世!”

“父皇的家天下,与王叔的天下大同相比,孰轻孰重,侄儿分得清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