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见过刺史!”
见到刘靖前来,胡三公颤颤巍巍地就要躬身见礼。
“胡县令不必多礼。”刘靖伸手托住他的胳膊,看了眼一袋袋粮食,问道:“粮食如何?”
虽说钱镠不会在这上面坑他,可保不住下面的人使坏啊。
以次充好倒无所谓,就怕掺沙子、石子。
一袋粮食,掺一半沙子,谁顶得住?
胡三公苍老的声音答道:“有些掺了沙石,一车约莫有两三袋,但好在掺的不多,只一成左右。”
“还成,比我想的要多。”
刘靖微微松了口气。
吴越的那些官员,还算有点良心,没有做的太过分。
直到粮食全部入库后,胡三公捧着账本禀报道:“刺史,粮食实收一万五千二百二十石,除去掺杂的沙石,粗略估计能有一万四千石。”
两万石粮食,除去损耗与吴越官员上下其手,实际只有一万五,直接少了四分之一。
而这,已经算很不错了。
想来应该是钱镠特意交代过,否则能有个一万石,就已经烧高香了。
刘靖郑重道:“接下来这段时日,城中就交给胡县令了。”
胡三公躬身一礼:“刺史宽心,下官定当竭尽全力。”
他一个金紫光禄大夫,来当县令,完全是大材小用。
尤其是,他还是绩溪的乡贤,名望极高,寻常官员三申五令,需要派胥吏挨家挨户上门的政策,胡三公只需一句话就行。
所以,别看他一把年纪了,实则这段时间没怎么忙碌。
甚至有时候连公廨都不用去,琐事自有胥吏跑腿,大事也只需交代一声各大族就行。
“有劳了。”
刘靖说罢,转身离去。
出了粮仓,他又去四处城楼查看一番滚木礌石以及柴火等储备。
守城战中,消耗最大的是箭矢。
先前陶雅攻城,已经耗光了城中的箭矢,随后战后收集了一番,却也收集了不到三万支。
刘靖又从休宁等四县武库,调集了一批。
这四县的守军,离去时只顾着带钱,武库里的军械都便宜了刘靖。
外加名歙县、绩溪城中的匠人锻造,到目前为止,加起来拢共是二十万支。
二十万。
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根据吴军攻势猛烈程度,能支撑十至十五日。
没办法,匠人就那些,产量上不去。
到时候,只能省着点用。
……
五月二十一。
李简率大军抵达宣城郡。
休整三日后,与周本麾下偏将率领的一万大军,再度出,前往旌德县与陶雅汇合。
钟传屯兵边境,到底还是牵制了周本一半的兵力。
眼下,还有顾全武的一万八千大军需要戒备,陶雅能动用的大军,与刘靖推算的几乎分毫不差,最多只有三万左右大军。
五月二十九,李简大军抵达旌德县。
消息传到歙州,刘靖还没有所反应,倒是顾全武先动了。
率领大军北上四十里,来到歙、杭、宣三州交汇处的清凉峰下。
此举是在向刘靖彰显诚意,表示自己不会趁机攻打昱岭关,让他安心抵挡陶雅大军。
事实上,顾全武即便想打,也打不了。
原因很简单,陶雅不会坐视不理。
相比起刘靖,歙州落在钱镠手中的危害,显然更大。
所以,刘靖很干脆的将庄三儿、柴根儿等人调回来,只留下三百士兵,外加八百民夫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