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明末封疆 > 第670章 旧物(第2页)

第670章 旧物(第2页)

魏渊说的,正是大明开国之初的一桩着名惨案——凉国公蓝玉被太祖朱元璋处以剥皮实草之刑后,其皮被传送各地藩王,以示警戒!而蜀王府,确实世代珍藏着一张被认为是蓝玉人皮的“文物”!

魏渊在此情此景之下,刚刚看完一场活生生的剥皮之刑,突然问起这个……其敲打、警告的意味,已经浓烈得近乎赤裸裸!

隆昌县的事,他果然清清楚楚!他这是在暗示什么?暗示他魏渊也能像太祖皇帝处置蓝玉一样,处置任何不法的勋贵宗室吗?!

朱至澍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心脏狂跳不止。他极度不自在,如坐针毡,嘴唇哆嗦着,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承认?那无异于承认自家有这种酷刑的遗存,在此时此地显得格外敏感和骇人。否认?那可是太祖爷赏下来的“警示”,他敢否认吗?

他强压着心中的惊惧和一丝被臣子如此恐吓而升起的屈辱怒火,干涩地说道:

“柱……柱国说笑了……那……那不过是祖上传来的一件旧物,是……是太祖高皇帝教诲后世子孙臣工,须恪守臣节之……之警示罢了……”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底气全无。

魏渊脸上那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更深了,他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目光如同实质般在朱至澍身上停留了片刻,直看得这位亲王头皮麻,这才缓缓移开。

虽然没有再说一个字,但那无声的压力,比任何疾言厉色的威胁都更让朱至澍感到恐惧。

他原本那点“我是亲王,他不敢把我怎样”的侥幸心理,在这一刻,被魏渊这轻飘飘的一句话,以及身后那尚未清理干净的血腥刑场,击得粉碎!

他终于明白,眼前这位权臣,根本不在乎他是不是王爷。在这位“魏屠夫”眼中,只有顺逆,只有是否碍事。

宗室的身份,或许能保他一时性命,但绝不足以成为他横行不法、挑战朝廷新政的护身符!

朱至澍坐在华丽的亲王座椅上,却感觉如同坐在针毡火山口,之前的矜持和不满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无边的寒意和后怕。他知道,关于隆昌投献土地之事,他必须给魏渊一个极其深刻、极其顺从的交代了。

否则……否则那张藏在王府深处的、古老的人皮,恐怕就不仅仅是一件“旧物”那么简单了。

校场上弥漫的血腥气尚未散尽,官员士卒们开始有序退场,但那种肃杀压抑的氛围依旧笼罩着每个人。

魏渊掸了掸蟒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语气平淡地开口道:

“四川战事已定,残寇肃清,民生待复。此间诸事,自有新任官员料理。我不日便将离开成都,挥师东进,中原糜烂,江淮危急,尚有太多大事待办。”

此言一出,朱至澍心中顿时如同卸下千斤重担,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太好了!这个煞神、这个魏屠夫、魏阎王,终于要走了!

只要他离开四川,自己就还是那个高高在上、富甲天下的蜀王!至于隆昌那点小事,日后总能慢慢周旋……

他脸上甚至不由自主地挤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近乎谄媚的笑容,连忙附和道:

“柱国大人心系天下,辛劳为国,实乃我大明栋梁!小王……小王预祝柱国大人旗开得胜,早日平定中原!”

然而,他这口气还没完全舒完,魏渊的话锋却陡然一转,那双深邃的眼睛看似随意地扫过他,轻飘飘地接上了一个词:

“不过……”

朱至澍的心猛地又提了起来,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魏渊仿佛没看到他的表情变化,继续用那平淡却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我这一去,山高路远,军饷粮秣耗费巨大。临行之前,希望王爷能慷慨解囊,送一份‘礼物’,也好让将士们感念王爷的深明大义。”

“啊?礼物?”

朱至澍心里咯噔一下,一股极其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强笑着,声音都有些颤:

“柱国您……您这是说哪里话!您需要什么,尽管吩咐小王便是!何须……何须如此客气……”

魏渊微微颔,似乎对他的态度很满意,但说出来的话却让朱至澍如坠冰窟:

“王爷快人快语,那我就直说了。当下国事艰难,天下崩乱,朝廷最缺的,无外乎两样:土地与金银。有了土地,方能安置流民,恢复生产,征收粮赋;有了金银,方能募集勇士,购置军械,支撑战事。”

他顿了顿,目光如同实质般压在朱至澍身上,缓缓道:

“王爷您久在藩国,想必也清楚。如今天下田产,近乎半数,都掌握在各家藩王宗室手中。这我感觉,似乎有点过多了。毕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大明朝廷,何来藩王尊荣?王爷,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轰隆!

这番话,如同晴天霹雳,狠狠炸响在朱至澍的耳边!他瞬间全明白了!魏渊哪里是想要什么“礼物”,他这是要割藩王的肉,放藩王的血!他看上了蜀王府积累了近三百年的巨额财富和广阔田产!

蜀王府之富,天下皆知!嘉靖朝权相严嵩之子严世蕃曾搞出个“天下富豪榜”,蜀王府高居榜!同时期的文人笔记、将领奏疏,无不称“蜀府之富,甲于天下”、“天下王府,惟蜀府最富”!

可他朱至澍,偏偏又是出了名的吝啬守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