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明末封疆 > 第650章 可望突围(第2页)

第650章 可望突围(第2页)

于是,一道盖着柱国太宰鲜红大印、标注“八百里加急”的最高级别军令,通过早已铺设好的驿传系统,以最快的度被送往米仓道东出口沿线所有府、州、县、卫所及重要关隘。

这道命令的核心并非简单的“固守待援”,而是极具前瞻性和攻击性的“主动阻击,迟滞敌军,并及时通报敌踪”!

这意味着,从孙可望踏入米仓道的那一刻起,他就不再是潜行匿迹的狡狐,而是撞入了一个早有准备的预警和猎杀体系。

沿途各地的守军,在明确指令下,不再消极地缩在城里,而是大胆地派出精锐小队,前出至古道沿线所有已知的险要节点设伏。

更重要的是,这些守军还承担着一项关键任务,作为魏渊的“眼睛”。

他们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不断侦查孙可望部的行踪、规模、度和士气,并将这些宝贵的情报通过同样的快马信道,持续不断地向后方的追击部队进行汇报。

因此,追击部队根本不需要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复杂山地里去艰难地追踪孙可望的具体脚印。

大军只需要朝着米仓古道最终的出口方向,沿着相对好走的大路快推进即可。

他们如同移动的大脑,不断接收着来自前方“神经末梢”传来的实时信息,从而能够精准地判断形势,调整进军路线和度,甚至指令前方的伏兵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动袭击。

这种信息上的单向透明,让孙可望的逃亡之路变成了一场被全程监控的死亡竞。

而魏渊布下的,远不止是官军的罗网。他深刻地理解人性的驱动力,为此颁布了一份极其详明、诱惑力极强的赏格公告,并广为张贴传播。这份赏格从高到低,明码标价:

擒斩或献上“伪王”孙可望级者,赏银万两,授官爵!

擒斩其麾下主要将领,赏银千两至数千两不等!

擒斩其基层头目、军官者,赏银百两!

即便是最低级的普通士卒,每擒杀或俘获一名,也赏银五两!

这纸赏格瞬间引爆了整个地区。

对于地方团练乡勇而言,这是获取军资、立功受赏的天赐良机;对于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贫苦百姓和山民猎户而言,这更是一笔难以想象的巨款,五两银子可足以让一个普通农户维持数月生计了。

在他们眼中,孙可望那2万多“精锐”,不再是可怕的流寇,而是一座移动的、闪烁着银光的巨大宝库,是行走的提款机!

于是,不仅仅是官军,无数渴望赏银的力量也被自地动员起来,加入了这场全民狩猎。

孙可望大军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无数双贪婪的眼睛之下。他们不仅要面对官军的正规伏击,还要提防随时可能从山林中射来的冷箭、陷阱,甚至来自内部的告密和背叛。

魏渊的这一系列组合拳,将军事指挥、情报网络、后勤激励和人心向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织就了一张让孙可望插翅难逃的死亡之网。

前有层层埋伏消耗,后有主力大军穷追不舍。孙可望彻底慌了,恐惧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紧勒着他的心脏。

“冲!不顾一切!冲出去!”

他歇斯底里地命令道,再也顾不得保存实力,命令麾下将领带领最悍勇的死士作为前锋,不计伤亡地向东猛冲。

最后的战斗在米仓古道东出口最后一道天然屏障——

“一线天”峡谷爆了。

郧阳副总兵亲自率领在此等候多时的两千精锐,凭借狭窄的地形,结成了坚固的车阵和枪盾防线,死死堵住了出口。

身后,魏渊追击部队新军第一镇的旗帜已经隐约可见,震天的喊杀声和马蹄声如同雷鸣般从后方迫近。

退路已绝,唯有死战求生!

孙可望的红了眼,亲自督战。

大西军最后的精锐起了绝望的、一波又一波的亡命冲击。箭矢如同暴雨般对射,火铳轰鸣声响彻峡谷,双方士兵在狭窄的通道内惨烈地厮杀在一起,每一寸土地都浸满了鲜血。尸体堆积如山,几乎要堵塞通道。

战斗从午后一直持续到日落。

郧阳兵虽然占据地利,但兵力终究远逊于拼命的大西军,伤亡惨重,防线多处被突破。

终于,在付出了过五千人的惨重代价后,孙可望在亲兵队的拼死护卫下,硬生生从尸山血海中杀开一条血路,冲出了“一线天”峡谷!

眼前豁然开朗,不再是压抑的群山,而是地势相对平缓的丘陵地带。远处,甚至能看到稀疏的村落和炊烟。

“冲出来了!大王!我们冲出来了!”

身旁的将领带着哭腔喊道,脸上混合着血污和劫后余生的狂喜。

孙可望喘着粗气,环顾四周。

跟着他冲出来的士卒,个个带伤,衣甲破损,神情惊惶,队伍稀稀拉拉,人数已不足万人,而且几乎丢掉了所有的辎重和火炮。

夕阳如血,映照着这群残兵败将,显得格外凄凉。

虽然暂时逃出了生天,但孙可望脸上却看不到丝毫喜悦,只有无尽的疲惫和深入骨髓的恐惧。

他知道,魏渊的追兵绝不会停止。荆襄大地,对他而言,绝非乐土,而是另一个更大的、更危险的猎场。

他回头望了一眼那如同巨兽嘴巴般的“一线天”峡谷入口,里面似乎还回荡着震天的杀声和部下临死前的哀嚎。

他猛地一抽马鞭,嘶哑地喊道:

“走!快走!”

带着这最后的、伤痕累累的队伍,如同丧家之犬,仓皇地消失在暮色笼罩的丘陵之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