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丧父丧母时,是曹操一直带着他玩。
长大了袁家生了变故人人喊打,他也背上骂名,曹操依旧不嫌弃他,刘备还主动邀请他上座敬酒。
孙坚大大咧咧的,没什么心眼。
自己带着凉州回来时,他们也没有谄媚,有的只是由衷的恭喜。
高顺打断他的傻乐,提醒道:“刘皇叔账下有名叫陈到的,袁将军若去的早还能要到。”
“怎么说?”
“此人练兵独到,白毦兵极为强悍,太尉府正在评定军功,可能要升到别的地方去了。”
“好!多谢,告辞。”
袁绍抱拳,马不停蹄的带着于夫罗转换阵地。
换到太尉府,通报之后进去见到了杨彪,果不其然,杨彪拉着一众官吏正在商讨将领的升迁。
大将军管的是战争兵事,杨彪管军事行政,天下将领的调遣、任命、升迁,甚至连各军募兵的数量,都是由他负责。
袁绍见到他,开门见山道:“太尉可知陈到?”
杨彪对着茶碗吹了口热气,这才道:“知道,此人即将奔赴冀州。”
按照军功,他打算先把对方安在曹洪麾下,然后接替冀州都督,亦或者是接替边防第四军的领兵职位。
果然,还好听高顺的来得早。
袁绍问道:“能否先扣下。”
“这……”杨彪讶然的放下杯子,看了眼他,又看了眼眼巴巴的于夫罗,心里顿时明白了,沉吟道:
“倒是可以,先记下功劳,之后再一并论功行赏。”
袁绍得寸进尺,“白毦兵我也要了。”
杨彪哭笑不得,“这你得去找刘玄德或者皇甫嵩。”
袁绍果断起身抱拳,“告辞。”
风风火火来,风风火火的离去。
杨彪无奈摇头,好一个雷厉风行的年轻人。
袁家门庭虽落魄了,但好在留下名足以振兴袁家的麒麟儿。
其实要到陈到,这件事已经完成了,多个白毦兵就是锦上添花。
所以袁绍决定先找刘备把陈到本人找来再说。
除了陈到外,还剩下两个名额,他已经想好用谁了。
他需要两名训练骑兵出彩的将领。
袁绍果断找了个凉亭,等待三位贵客登场。
不多时,曹操、刘备、孙坚三人各自到来。
“我刚回来,还没来得及歇脚,这么着急是要做什么?”
曹操一脸不爽。
孙坚十分珍惜这次机会,两三下跳出亭中,笑嘻嘻的说:
“我过几日就走了,亏本初有心,酒呢?还不快让人上酒。”
唯有刘备老实的走进亭中,大概猜到袁绍应该是有正事。
袁绍起身,毫不客气的朝刘备伸手,“借我个人?”
“谁?”
“陈到,此人练兵有一套,我需要他随我去南匈奴。”
为了公事,刘备并不含糊,“下午你领走。”
曹操更加不满了,“我操,你叫我们来就为了找玄德要人?”
袁绍下一秒就朝他伸手,“把你弟曹纯借我,他练骑兵有一套。”
“哈哈,”孙坚忍不住笑出声,还没笑两秒,袁绍又朝他伸手,“你儿子借我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