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纯步兵的三千人,能扛住十倍骑兵的冲击,甚至打出不错的战损。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说出去别人都会怀疑说话的人是不是没睡醒。
军纪稍微差点的,三万步兵能挡住三千骑兵就不错了。
能率领步兵跟骑兵打个平分秋色一比一战损的,都能被称为当世名将。
袁绍大概能理解于夫罗的心情,淡声道:
“这是我大汉最锋利的矛。”
他都不自觉挺起了胸膛,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于夫罗由衷感慨:“神威军队。”
不过想到接下来这支军队要前往南匈奴,高顺还要帮他练南匈奴的兵就高兴。
他连名字都想好了,他要组建一支汉械破阵兵。
高顺闻询走出营帐,袁绍客气的上前拱手,双方互相见礼后,袁绍上下打量着高顺此人。
这还是双方第一次见面,但袁绍对此人早有耳闻。
这是一名能让曹操、刘备、孙坚三人常挂在嘴边的人物。
什么重情重义、悍不畏死、勇破敌国、孤身寻尸之类夸奖的话数不胜数。
上次刘备还说,此人时常去南山忠将园打扫,更让袁绍心生好感,都想认为兄弟了。
“现在并无战事,高将军也着甲吗?”
袁绍奇怪的问,甲胄这东西又重又闷,将领们除了出征都不爱穿,连他自己也是。
高顺表情平淡,“陷阵营随时保持作战状态,圣旨一到,最多一刻钟,全营就能出动。”
从他这个主将开始,所有人除了训练,无时无刻不在为战争做准备。
他治下的陷阵营,简直就是活生生的战争机器。
袁绍暗暗点头,他要的就是这种人。
“不知高侯是否收到了随我出征并州的调令。”
高顺点头,若不是收到了信,袁绍几人不可能畅通无阻的进入他的营帐。
他当场进入状态抱拳,“末将随时准备开拔。”
一点侯的架子都没有,袁绍对他更加喜欢,托他起身,又问道:“高侯可知还有何人善练兵?何军纪律严明?”
高侯不假思索回应:“张文远,五子军。”
他跟张辽有着深厚的情谊,足以同榻而眠的那种。
此刻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对方。
倒不是说徇私,张辽练兵确实独到,善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靠的就是军纪。
“张辽,”袁绍眼睛一亮,但随后很快暗淡下去,摇头道:
“五子军怕是动不了。”
抛开以专精斩、骑兵为主的飞熊军,大汉两大公认的无短板的王牌军分别是五虎军、五子军,九位上将军显赫一时。
如今五虎军出征去了,朝廷自然要留一大王牌在手里,以应对任何可能生的变故。
哪怕是中途北匈奴主力回了东方南下,要抽风跟大汉打决战,朝廷至少有精锐可派。
袁绍并不短视,知道张辽无论如何也是调不动的。
包括徐晃。
高顺沉吟一番后,询问道:“袁……袁将军跟刘皇叔关系如何?”
对方称自己为高侯,他本来想回敬声袁侯的,总觉得哪怪怪的,幸好改口快。
袁绍没察觉不对,皱眉问道:“哪位刘皇叔?”
“卫将军刘备。”
袁绍眉头舒展,嘴角扬起笑容,“乃挚友也。”
刘备曹操孙坚那三位傻小子,真是他为数不多的朋友,从不斜眼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