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 第270章 檐下深谈(第1页)

第270章 檐下深谈(第1页)

清冽的茶香在简陋的石桌旁萦绕,山风穿过篱笆,带来草木的气息。

短暂的宁静之后,杨不拙放下了手中的粗陶茶杯,目光如深潭般投向武阳,缓缓开口,打破了沉寂:

“这次下山,卷入的漩涡,不小吧?”

武阳握着温热的茶杯,指节微微泛白。

他没有回避,坦然地点了点头,声音低沉。

“是,师傅。弟子如今处境…如履薄冰,步步艰难。”

杨不拙微微颔,仿佛早已洞悉一切。

“刘蜀大王刘煜,丞相谢飞…这两位,怕是从未真正信任过你。此番派你出兵,与楚烈合纵伐魏阳,可曾予你刘蜀一兵一卒?一粮一饷?”

武阳苦笑摇头。

“名义上是两国联军,实则…靖乱军是孤军奋战。刘蜀…未出一兵一卒,粮秣军械,皆需自筹,甚至还需向楚烈国借道、交涉。”

“不出力,却要分利。”

杨不拙的声音平静无波,却一针见血。

“三郡之约,化州已在你手。伐魏无论成败,刘煜都稳赚不赔。胜,他得利;败,损耗的是你靖乱军,是楚烈的力量。而他刘蜀,坐山观虎斗,毫无损。好算计。”

武阳心中一震,师傅虽隐居深山,对天下格局的洞察却如此清晰。

他接着道:“不仅如此,在楚烈国内部,弟子与掌权的二公子熊亮、三公子熊炎,关系亦是水火不容。此次伐魏阳之路,楚烈是主力,若这两位公子处处掣肘,甚至暗中作梗…前路必是荆棘遍布,寸步难行。”

说到这里,武阳略作停顿,抬眼看了看杨不拙和一旁凝神倾听的杨元昊,决定坦诚相告。

“弟子不敢隐瞒师傅和元昊先生。正因局势凶险,为靖乱军数千兄弟寻一条活路,弟子…已与二公子熊亮冰释前嫌,秘密结盟。”

“哦?”

杨不拙的眉头微不可察地挑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这讶异化作一丝了然和淡淡的赞许。

他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与熊亮结盟…好,好!看来这些年,你不仅枪法精进,这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的本事,更是长进了不少!懂得借力打力,在夹缝中求存。如此,后续的联合之路,虽依旧艰难,但总算多了几分腾挪的余地,不至于处处被动挨打。”

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更加深邃,如同要看进武阳心底。

“那么,武阳,你且告诉为师。如今这天下大势,在你眼中,是何光景?而你…对你自身,对靖乱军,今后欲行何路?”

这一问,如同重锤敲在武阳心上。

他端着茶杯的手顿在半空,眼神瞬间变得复杂无比。

院中一片寂静,只有山风拂过松林的呜咽和远处隐约的鸟鸣。

苏落屏住呼吸,紧张地看着武阳。

杨元昊也收起了惯常的豪爽笑容,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时间仿佛凝固。

武阳的眉头紧锁,眼神飘向远处翻涌的云海,那里仿佛映照着天下纷乱的棋局。

过往的经历,现实的困境,未来的迷茫…种种思绪在脑海中激烈碰撞。

良久,他才缓缓放下茶杯,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声音带着一种沉甸甸的疲惫和清醒的痛楚。

“师傅,弟子…看得分明。”

武阳的声音低沉而缓慢,每一个字都仿佛从心底艰难地挤出。

“刘蜀大王刘煜,丞相谢飞…早已视弟子和靖乱军为眼中之钉,肉中之刺!弟子当初剿灭叛军,立下战功,彼时诸葛先生与赵甲等兄弟皆劝我…当有所保留,不可尽交兵权。是弟子…愚忠!以为交出兵权,作为刘蜀特使远赴乾元龙皇城为那乾元皇帝贺寿,便能表明心迹,消除君忌…”

他嘴角泛起一丝苦涩至极的弧度,眼中是深切的悔恨。

“可结果如何?待弟子自龙皇城归来,兵权早已被架空!靖乱军被拆分,调防,精锐被抽调,补给被克扣…徒留一个虚名!若非此次伐魏阳需一柄利刃在前,恐怕…弟子早已被弃之如敝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