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如何确保镜像的稳定性?一旦出现波动,就像水面被风吹皱,倒影扭曲,立刻就会暴露!”
“所以我们不需要维持一个覆盖整个星系的镜像,那确实不现实。”“枢机”介入分析,“我们可以采取‘分层嵌套’和‘动态拟态’策略。
只在最关键的核心科研设施外围,构建小范围的‘绝对镜像区’。在其他非核心但需要保密的区域,则构建与周围自然环境或普通工业活动特征相似的‘拟态弦场’,混入背景噪声中。
同时,所有镜像和拟态场都采用动态变化模式,模拟自然波动,避免因过于‘完美’而引人怀疑。”
这个思路得到了团队的认可。接下来的数月,零号空间进行了无数次模拟和微型实境测试。他们尝试了各种能量场组合、谐振频率和编码算法,试图找到那个最平衡的“隐身”点。
失败是家常便饭。有时镜像场刚形成就因能量冲突而崩溃;有时拟态场与背景无法完美融合,反而像黑夜中的灯塔一样显眼;
更有一次,动态波动算法出现错误,导致模拟的“虚假工厂”能量读数像癫痫一样乱跳,差点触内部警报系统。
但在李艳近乎偏执的坚持和“枢机”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下,他们一步步攻克难关。最终,一套名为“海市蜃楼”的隐蔽系统原型被开出来,并在“昆仑之心”基地外围的一个秘密实验区进行了次全功能测试。
当模拟的高维扫描波束照射到实验区时,“海市蜃楼”系统悄然启动。监测屏幕上,代表真实实验室内能量活动和“灵弦”波动的曲线依旧活跃,但在系统外部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却显示该区域只有一片符合周围环境的、平静无奇的岩石和低强度辐射特征。
测试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意味着,联合文明终于拥有了一种可以在高维“观察者”眼皮底下,秘密进行敏感科研活动的能力。
随着“海市蜃楼”系统的逐步完善和部署,银河系联合文明开始有计划地将部分最高机密的研究项目,转移到更隐蔽的、被“海市蜃楼”保护的基地。
同时,更多经过筛选和加密的“信使”数据包,承载着最新的技术突破和理论成果,被源源不断地送向仙女座星系的“新岸”基地。
“新岸”基地则在接收这些“火种”的同时,结合本地条件,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展道路。他们缺乏银河系那样庞大的工业基础,但胜在不受干扰,可以更加专注和大胆。
他们利用仙女座星系不同的资源特性,在“悖论之矛”的小型化和能量利用效率上取得了意外突破,开出一种被称为“蜂刺”的单舰搭载式微型混沌导弹。
在军事编制上,幸存下来的“深渊远征军”官兵,与后来通过极其隐秘方式、少量多次从银河系派遣来的增援专家和精英士兵合并,组建了名为“暗影卫士”的特别部队。
这支部队规模不大,但全员装备了整合“守望者”基础防御和“蜂刺”攻击能力的特制“潜影”级护卫舰,其训练重点是在极端环境下独立作战、隐蔽机动和不对称打击。
时间在银河系的“表面平静”与“暗流涌动”中,以及在仙女座的“默默耕耘”中,悄然流逝。
然而,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始终萦绕在最高决策层的心头。
“昆仑之心”基地,一次仅有孔方佳、李艳、王海峰和“枢机”参与的最高机密会议上。
李艳调出了一份令人不安的监测报告。
“元帅,通过对您体内及周围环境持续的‘灵弦’背景监测,我们确认……您确实被标记了。”
她的声音带着沉重,“一种极其隐晦、但根植于您个人生命场和意识波动特征的高维‘印记’,无法用现有技术剥离或屏蔽。我们将其命名为‘特征弦标记’。”
王海峰补充道:“这种标记的原理,我们推测可能与您在多次与高维力量直接或间接对抗中,尤其是主导‘深渊回响’计划时,您的意识与‘临界弦’及高维信息产生了深度耦合有关。它就像……一个无法消除的宇宙级信标。”
“枢机”进行了逻辑推演:“结论:一旦孔元帅离开银河系,尤其是通过涉及‘临界弦’或维度技术的方式前往仙女座,
其‘特征弦标记’在跨越巨大空间尺度和不同维度背景时,有极高概率会产生特殊的‘涟漪’或‘共振’,极有可能被‘收割者联盟’的观测网络捕捉到。
这将直接导致仙女座‘新岸’基地及其殖民星暴露。”
会议室陷入一片死寂。
孔方佳静静地坐在那里,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个结果。他缓缓抬起手,看着自己的掌心,仿佛能感受到那无形的、将他与文明潜在的安全隐患捆绑在一起的标记。
他不能去仙女座。
这个决定意味着,他将永远无法亲眼看到那片由“彼岸”基地牺牲换来的、正在孕育着文明新希望的第二家园。他将被束缚在银河系,这个处于“观察者”目光下的舞台。
良久,孔方佳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也就是说,我成了‘新岸’基地最大的潜在威胁。”
李艳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最终化为一声无奈的叹息。王海峰也低下了头。
“这是事实。”孔方佳站起身,走到舷窗前,望着外面模拟的星空,“既然无法改变,那就接受它,并利用它。”
他转过身,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深邃:“我在银河系,可以更好地扮演‘无害的领导者’角色,迷惑‘观察者’。而你们……”
他的目光扫过李艳、王海峰,最终落在“枢机”身上:“……尤其是未来更多的核心科研人员,必须在适当的时候,通过‘信使’协议或更安全的方式,逐步、隐秘地转移到仙女座。那里,才是我们文明未来真正的科技引擎和战略纵深。”
“银河系,将是我们的前台,展示我们希望‘观察者’看到的一切。而仙女座,将是我们的后台,默默积蓄着决定命运的力量。”
他的话语,为联合文明未来的展定下了基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和平的表象之下,两个星系的火种,正在以不同的方式,悄然燃烧,等待着未来某一天,照亮更深邃的黑暗,或者……焚尽一切敢于阻挡文明前路的敌人。
孔方佳留在银河系的决定,如同一道无声的命令,标志着地球文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更加复杂和隐蔽的展阶段。前台与后台,明线与暗线,生存与展的博弈,在星辰大海的两端,同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