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磐石”要塞指挥中心的宏大肃杀不同,这间会议室更为紧凑,光线柔和,墙壁是能够吸收一切能量波动和信息泄露的特殊材料。此刻,室内气氛凝重得如同固态氢。
孔方佳元帅、星盟议长奥罗拉(通过高保密量子投影)、黑塔帝国皇帝奥古斯都·黑曜(同样通过投影)再次齐聚。三人面前,悬浮着那份黑色立方体传来的协议草案全文。
奥古斯都皇帝先开口,他身着常服,但帝王的威严不减分毫,手指敲击着虚拟桌面,出沉闷的响声:“和平?哼!说的比唱的好听!
这最后一条,‘必要措施’?这和他们之前的‘收割’有何本质区别?不过是把明抢变成了有条件的施舍!朕不相信这些视我们如蝼蚁的存在,会突然变得仁慈!”
他的声音带着惯有的硬朗和对高维力量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奥罗拉议长的树人投影散着宁静的绿光,她的意念平和但审慎:“协议条款本身,确实给予了我们前所未有的展空间和时间。
数亿年的和平……这对于星盟无数追求知识与和谐的文明而言,是梦寐以求的珍宝。然而,皇帝陛下的担忧不无道理。
这份协议的主动权,很大程度上依然掌握在对方手中。那个‘颠覆性威胁’的判定标准,过于模糊,充满了不确定性。”
孔方佳静静地聆听着,没有立刻表态。他目光深邃地扫过协议文本的每一个字,大脑在飞分析着其中的利弊、陷阱以及……机遇。
“两位的顾虑都非常重要。”孔方佳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这是一份来自强者的‘恩赐’,或者说,是他们在遭受意外损失后,基于新的成本效益分析做出的战略调整。其诚意有限,约束力不对称。”
他话锋一转:“但是,我们是否应该因为它的不完美,就拒绝它?”
他调出了联合文明目前的状况评估报告。
“‘家园’、‘永恒黑塔’、‘纯光之海’三大堡垒的能量储备均已低于百分之三十,修复和补充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海量资源。舰队损失过百分之四十,尤其是精锐部队和资深官兵的牺牲,无法用数字衡量。
‘昆仑之心’等科研核心也因连续的负荷运转而急需休整和技术沉淀。”
他的手指划过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据:“更重要的是,‘深渊回响’计划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不可重复性。我们透支了‘彼岸’基地的一切,才换来这一次惨胜。
如果高维力量卷土重来,即便规模不如前次,以我们目前的状态,能抵挡住的概率……低于百分之十。”
冰冷的现实数据,让奥古斯都和奥罗拉都陷入了沉默。战争的创伤是如此的深重,联合文明几乎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边缘。
“我们需要时间。”孔方佳强调道,目光扫过两位领袖,“需要时间来舔舐伤口,恢复元气;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一年来爆式获得的科技,将其真正转化为扎实的文明底蕴;
需要时间来研究高维力量,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技术体系和社会结构,知己知彼;更需要时间……去展出真正能与他们平等对话,甚至制约他们的力量!”
他指向协议中关于技术交流和观察的条款:“而这份协议,恰恰给了我们这个最需要的时间窗口。尽管它不平等,尽管它有陷阱,但它是一道护身符,一个在展起来之前,避免被再次直接碾压的‘安全期’。”
奥古斯都皇帝眉头紧锁,粗壮的手指交叉在一起,显然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沉声道:“元帅所言,确是实情。帝国……也亟需休养生息。但是,与虎谋皮,焉能不慎?
若我们签署此协议,是否意味着放弃了复仇之念?放弃了帝国扩张之志?更重要的是,如何保证这不是对方的缓兵之计,待我们松懈之时,再行致命一击?”
“复仇与扩张,源于实力。”孔方佳冷静地回答,“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签署协议,不代表忘记仇恨与牺牲,而是为了积蓄复仇的力量。至于缓兵之计……”
孔方佳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我们自然不会将文明的命运完全寄托于一纸空文。签署协议的同时,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效率、更隐蔽的方式,加军事科技研,深化三方联合,扩大战略纵深。
‘守望者’系统需迭代,‘悖论之矛’需量产和升级,对‘临界弦’和引力的研究需更深入……我们要让他们所谓的‘观察’,看到的只是我们想让他们看到的‘表层’,而将真正的利刃,隐藏于鞘中,淬炼于暗处。”
奥罗拉议长的意念传来赞同的波动:“孔元帅的思虑深远。星盟认为,接受这份协议,是当前局势下的最优战略选择。这符合文明延续的最高利益。
我们可以利用这段和平时期,不仅恢复实力,更可以探索更广阔的宇宙,与更多文明建立联系,增强我们的整体力量和文化影响力。知识,同样是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位领袖的意见逐渐趋向一致。接下来的讨论,进入了更具体的层面。
关于协议中“技术有限交流”的尺度,奥古斯都主张极其谨慎,核心领域如“临界弦”、“暗能量关联”、“引力操控”等必须严格保密,最多只提供一些次级的、甚至带有误导性的应用技术。
奥罗拉则建议,可以尝试用一些非核心的、关于生命形式、灵能应用基础理论(剔除关键部分)去交换对方关于宇宙古老历史、维度结构基础认知等方面的信息,以拓宽视野。
孔方佳提出,在协议中应明确加入对“观察”方式的限制,确保其tru1y非侵入式,并争取加入对“颠覆性威胁”判定标准的联合磋商机制(尽管对方同意的可能性极低),至少要在程序上争取一些主动权。
关于协议签署后的内部政策,三人一致同意,对民众公布胜利消息,但淡化“彼岸”基地的具体牺牲细节和高维协议的完整内容,以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或自满情绪。重点强调危机暂时解除,但宇宙仍充满未知,文明需团结一致,继续前行。
同时,在内部高层和科研、军事领域,则要传达居安思危、韬光养晦的明确指令,将和平时期视为另一场更为隐蔽的“战争准备期”。
经过长达数小时的反复磋商、争论和细节推敲,最终,三方最高领袖达成共识:接受“收割者联盟”的和平协议。
数日后,经过“枢机”和李艳团队精心编码的回复信息,通过那个神秘的黑色立方体,送回了高维领域。信息表达了联合文明原则上接受协议框架,并就部分细节(主要是观察限制方面)提出了己方的建议。
没有盛大的签署仪式,没有宇宙广播的宣告。和平的到来,静默而突兀,仿佛一场席卷天地的暴风雨骤然停歇,只留下满目疮痍的大地和劫后余生的人们,在短暂的茫然中,确认着阳光的真实。
在“启明号”的舰桥,孔方佳独自一人,遥望着窗外重新恢复平静,但依稀可见远方星云中残留的战争痕迹的星空。他的手中,握着一份关于“火种计划”秘密备份与转移方案的绝密文件。
和平,来了吗?
他心中没有答案。他只知道,这不是终点,甚至不是终点前的喘息,而是一个全新的、更加复杂和危险的起点。低维与高维之间的对话,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开启了。但决定未来走向的,终究是实力。
地球文明及其盟友,在这份脆弱的和平下,开始了漫长的、向着星辰大海更深处,也是向着自身命运掌控者位置的,又一次默默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