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部分,均匀分配到地上1层到3层之间的垂直外墙上。”
“以用来填补避难所升高后,对周边的火力死角。”
“然后。”
“地上1层空出来的空间。”
“用于建造商队列车物资集散中心。”
苏武在全息投影构成的设计图上。
重新规划着避难所地表部分的各个功能区域。
其中对于地上1层最重要的改动。
是增加了一座用于容纳商队列车的大型物资集散中心。
过去还不算明显。
但是随着商队列车,以及冰湖级运输舰规模日益增长。
避难所内部缺乏一个专门的用于装卸物资和人口的地方。
已经在实质上影响到了物资转运的效率。
因此,大型物资集散中心就有了诞生的必要。
“因为是继承搬迁后的旧址。”
“集散中心整体呈不规则的形状。”
“部分区域甚至被切割的七零八碎。”
“不过这些都没什么影响。”
“整个集散中心,可以仿照立体停车场的模式。”
“以可移动的立体车位为主。”
“车位主要划分为大中小三个规格。”
“商队列车驶进集散中心的入口区后,会先解开彼此连接的部分,每个车厢都会恢复独立的状态。”
“接着,其中独立后的冰封级陆地护卫舰和雪地运输车。”
“将分别进入中小两个规格的车位之中。”
“按照各自的状态。”
“由移动车位,分别送往装卸物资区,乘客区和维修区进行各自的交接任务。”
“然后,完成了物资和人口的交接,并检修没有问题的冰封级陆地护卫舰和雪地运输车。”
“会被继续送往中转区。”
“当停留在中转区的车辆数量足够后。”
“将会再由移动车位送往出口区。”
“重新组合成一辆新的商队列车,驶出避难所。”
“冰湖级运输舰进入集散中心后的流程,也和商队列车类似。”
“不过由于它本身就是一个独立单位,程序可以更加简洁。”
“直接进入大规格的移动车位之中就行了。”
“这种模块化的管理模式。”
“能够最大化的利用,地上一层5o米层高的每一寸空间。”
“缩短交接物资过程消耗的时间。”
“以目前预留的集散中心的大小。”
“最多可以同时容纳3oo辆商队列车。”
“极限状态下。”
“最快15到2o分钟内,就能走完所有的流程。”
规划完大型物资集散中心。
将避难所地上一层的空间,重新填满大部分以后。
苏武又将目光放到了地上一层的中心区域。
他特意在那里留下了一块空地,并将其与更上面的地上二层和三层相互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