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 第670章 三百六十一个实习生(第1页)

第670章 三百六十一个实习生(第1页)

说到赶来泷河县的三百六十一个学子,其间还有个小插曲。

那日木无畏急赶回鹤留湾格物书院后,立即向鸿帝与伍禹铭,转达了姜远的意思。

伍禹铭听得姜远要调派书院学子,前往淮州与他一起赈灾时,激动不已。

“院长,姜远此举是要让书院学子学以致用,这法子好啊!

让学子们知民间疾苦的同时,又能深入百姓,了解百姓之所需所急,还能积攒治理一方的经验,此乃一举三得,妙啊!”

鸿帝也是一脸喜意,姜远总能别出心裁搞些花活,但又极其实用。

鸿帝与伍禹铭下布告,以院长与山长的身份,征集自愿前往淮州的学子。

这消息一放出来,整个格物书院轰动。

食堂门口的公告栏上写得很清楚,此次征集学子往淮州府协助姜远赈灾,同时担任淮州府各县的小职。

包括不限于,村保、里正、亭长,监工、账房等上不得台面,甚至连吏都算不上的小职。

但要干的事却很多,什么帮助灾民回迁,重建村落,指导农桑,挖沟修渠,防灾治疫,修筑河堤等等,几十项。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去干苦力,还有感染瘟疫的风险。

书院只给补贴每月五钱银子、二十斤粟米五斤面粉。

怎么看,这都是不仅吃力、还要吃苦却不讨好的事情。

万般不好中,却也往往藏着极大的好处。

告示最下方有一行小字,上书,此次实习半年为期。

前往学子期满回校后,经核实功绩达标者,可加学分。

功绩优异者,除了颁优秀学子奖章,三年后的春闱大考中,可作为政绩单独列出。

这就相当于,你考得不太行,但你能力在这,又实打实的干出过成绩,书院可以保你甚至举荐。

鸿帝与伍禹铭联名举荐,这是什么概念,可想而知。

格物书院的学子哪个不是人精,谁没有两把刷子。

去淮州赈灾这事,苦是苦了点,但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谁都能看出里面的机缘。

一时间,学子们将伍禹铭办公的院子围了个水泄不通,争先恐后的要报名。

更有学子写了血书军令状,不完成淮州重建绝不回鹤留湾。

伍禹铭没想到学子们这般积极,老怀宽慰的同时又有些犯愁。

姜远只要不到一百的学子,现在所有人都要去,让谁去不让谁去就很犯难。

毕竟格物书院的学生,谁也不比谁差多少,就得讲究个公平公正。

伍禹铭与鸿帝,以及书院的一帮老家伙连夜相商。

最终鸿帝一拍桌子:“百人数量太少,吾认为将人数翻三倍正好,以两人为一组,可相互扶持也可互监互督。”

鸿帝虽已禅位,但仍然没改得了摆弄平衡之心,哪怕是学子们去干的职位,连小吏都算不上,他也得来这么一手。

事情就这么定了,至于选谁去,为体现公平公正,书院采用了流传了几千年的公平神技,抓阄。

但也不是书院所有学子都能参与抓阄,女学子便不在其列。

原因也非常简单,在大周这样的环境下,女子独自出门本就存在安全隐患,更别说深入水患灾区。

另外,讲武堂的弟子也不在其列,他们主业学的兵法谋略,平叛之事有人在做了,也就不需要他们去实习。

如此一来,自然就引来了抗议,瑞云县主赵欣直接面见院长鸿帝。

不知道她是怎么跟鸿帝说的,居然准了她,也是唯一一个前往淮州的女学子。

另一伙抗议的则是讲武堂的一众学子,这些学子脑瓜子也不差,也不说什么平叛上阵杀敌。

只言灾后流民四起,淮州府所有衙差都有谋逆之嫌,巡治如同筛子,他们学武学兵法的,或可代为巡治。

如此这般,讲武堂六十几个弟子,除了娟儿、上官麒、上官麟等几个小娃娃,六十人尽皆得到了前往淮州的机会,连抓阄都不用,便宜占大了。

格物书院只用了半天时间,便将人马组了起来,鸿帝又让赵祈佑派出禁军一千,押了粮草护送这些学子。

格物书院的学子到得泷河县这天,恰巧出去巡视各村灾情的姜远刚刚回来,两拨人马在泷河县衙大门前遇个正着。

“末将致果校尉花百胡,奉圣命护送格物书院学子三百六十一人,先生一人,共计三百六十二人到淮州!

幸不辱命,所有人平安到达!丰邑侯请画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