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天青之道法自然 > 第16章 一锅波菜汤(第2页)

第16章 一锅波菜汤(第2页)

童贯所惧者,本是自己家的失策也。

历代官家崇道,这童贯这就是知晓。

虽说是“三山鼎峙,辅化皇图”。但这茅山为大,“祖龙宠之,而后帝皆为师”,这事也是有目共睹的。

然,自那刘混康仙逝,茅山便是如同销声匿迹一般,听不见半点的消息。

倒是龙虎山、阁皂山与朝中、后宫的一个热闹。

此番的此起彼伏,势力的更迭,童贯也是能看在眼里的。于是乎,便不再在意那茅山的动向。

前些时日倒是得了黄门公密报,说那茅山道士入宫与官家瞧病且是药到病除,随即便是封赏一坤道“紫衣师名,见圣不拜”。

那童贯心重,便是翻了先前京中耳目的细报,将那关于茅山的密报摘出来,又细细的对比了来看。

这一看不当紧,饶是将他惊出一头的冷汗。

先是年前那大庆殿黄汤寒水,茅山道士奉旨勘察。而后,便是由那大庆殿异状,进而“现”原是宋邸刃煞所致。

这倒不是最奇怪的,更奇怪的是,这“宋邸刃煞”之事,却让那冰井司的周亮借势废了那皇城探事司。

倒是个不显山不露水坏了那当朝宰相吕维的根基。这事,童贯想都不敢想,更别说去做了。而且,做得如此一个不显山不露水,又却是一手翻云覆雨的绝杀局。

这事周亮做不来,杨戬也做不来,即便是那官家也做不来。且是让那瞠目结舌思忖了良久的旁越,也是呆呆的望了不置一词。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帮茅山,还能置身事外而坐得一个壁上观。

如此神仙打架的做派倒是个诡异,且不说自家却毫无察觉,即便是那当朝的吕维,亦是根基被斩却也是一个浑然不知。

更甚之,蔡京这厮,入京统筹平疫,你去哪里办公不好?却一头扎在了宋邸不出来了。

原想着,是这老小子要拿着宋正平之名行事。

现下细想了去,倒是个事出有因。那帮茅山道士还在那宋邸。

蔡京此为是不是有意为之?那童贯根据这老货以往的做派,倒是宁可信其有!而且是个大大的幺蛾子在里面,只不过自家眼拙,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毕竟,彼时与那章惇背后,操纵风云的蔡卞,与那华阳先生刘混康也是有过一番渊源的。然,蔡卞又是何人?

其中奥义饶是让人不得不深思。然,且不用深思,只就看一眼,那都能出一身的冷汗。

若论心智,这童贯倒是忌惮蔡京几分。如此想来,便觉一股凉气,从尾巴骨一路往上。身上顿时一阵打摆子一般的哆嗦袭来。

童贯却是如此害怕蔡京麽?说怕也怕,说不怕也不怕。

况且蔡京算计童贯又不是一次两次了。

《宋史》有记载的,童贯“讨溪哥臧征,复积石军、洮州”有功,帝欲“加检校司空”。彼时京曰:“使相岂应授宦官?”而不奉诏。

然,童贯有这官家的庇护,行事也是个百无禁忌。但,这百无禁忌,也不架不住“总”让人算计吧,没准哪天算计得手了呢?

此番童贯到的这姑苏城下,闻得龟厌在此,获知此子乃宋正平义子倒是一番欣喜。

便是和那旁越如此这般的一番说来,让这旁越替他打这前站。

旁越自是不知其中如此渊源,那童贯亦无与他言明此间奥义。

咦?这是为何?

就不怕那旁越懵懵懂懂的去,坏了他的好事麽?

倒是不怕,如果句句言明倒是让那旁越处处小心,谨慎对待,反而不妥。

只是借了这宋正平的名头,且在那银川砦旁越救过宋粲。只此叙旧,倒是少些个功利,多些个人情在里面。

然,这事且是个难办。

怎的?

横不能见了那龟厌直接说吧?我救了宋粲!赶紧表扬表扬我!这好像有点不像话。

即便是将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也有夸功之嫌,虽然能听两句表扬的话,但也能让人心下厌烦了去。

那旁越一路想了,抬眼,便到得那姑苏城蟠门下。

倒是见那军士用命,将那草药、粮食或放了吊桥,或架了雷石炮机、神臂床弩抛到城中,且是让那蟠门之下一番热闹。

然,着眼寻了个遍,也不曾看到有道士的身影。

心下不爽,便叫那顾成扯过忙碌的军士过来问话:

“先前在此门下的道士现下何处。”

两人也没穿官衣,不骑军马,军士自然不识得这眼前的一老一少。也不施礼,也不躬身,便随手一指道:

“此去向西不远,见有集市便是他们。”

说罢便是不再理会,自顾忙碌了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