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天青之道法自然 > 第4章 璇玑天书(第3页)

第4章 璇玑天书(第3页)

文中“天青”二字倒是知晓,便是那之山郎中舍命祭窑所得的“天青釉三足洗”。然这“仙骨、灵龟、戊火、十阴”又是何物?

这阵,如何散水气?消阴寒?

这“大祸”又是个什么玩意儿?

且又怎的去那文中所示之“大祸”?

如那文卷所示的“兵祸刃煞”,倒也不敢妄言,这宋邸的刃煞,便是文中提到的“大祸”也。

因为这宋邸只是那些个家丁奴婢被妄杀,怨气不散,又遇到这藏风聚气局,不可泄出所引起的“刃煞”。这里面却无有一个“兵”字。这“兵祸”二字,想必又是一个另有所指。

然,究竟是“兵祸刃煞”,还是一个“兵祸”、“刃煞”。

咦?一个词能拆开了来讲吗?

能,太能了。

如果这“兵祸刃煞”是一个词,大概其意思可以理解为“兵祸”引的“刃煞”。

这就像那宋粲所在的碎石坂一样。由于连年征战,死者无算。又无人掩埋了去,任风吹雨打,尸身结缘于虫蚁,以至于死者不甘,怨气冲天。天长日久,便形成了一个杀身伤命的刃煞之局。不过此等刃煞倒不用去解。怨气小的十年,怨气大的,左不过百年,单单天地之力便令其自行消散了去。

但是,如果是“兵祸”、“刃煞”是两个独立的词,很可能就意味着文中提到的“大祸”是“兵祸”和“刃煞”相叠加的产物。

单单就一个刃煞,就能让百里之地极阴极寒,贫瘠的只长草不长粮食。然,再遭兵燹火焚倒是个人力所不能为之!

如此,且是让那怡和、唐韵两位道长冷汗如瀑。

堪堪的望了这“兵祸刃煞”四字,傻傻的愣神。

既不知这“大祸”为何?究竟是“兵祸刃煞”引起的,还是另有所指?

又不知这“阵”如何运作?

更不知这阵眼在哪?更不要说那阵眼所需“镇物”为甚“物”?

如此夯里琅珰一番,如同天书一般的东西,且是让那唐昀道长翻了个白眼,揉了脑仁转身去到西园打坐,独留的那怡和坐在那里对着眼前的“璇玑文卷”和一堆的碑文拓片,撕哈了挠头。

那位说了,真就这么难理解麽?

我个人觉得不是很容易,尤其是文字的解读。

如果真就那么好解读的话,也不至于中国文字博物馆要面对公众布“悬赏公告”,解读一字百万相酬。

据我所知,直到现在那百万之财依旧很安稳的躺在那里吃灰。

也别说什么甲骨文,就是史书上的字且都认得,且逻辑严密,然,后世解读起来也是一个千差万别。

如果大家都能读懂文言文的话,也不至于我这篇小说读来如此的诘屈聱牙。

好多读者反应,看我这本破书,像是又穿越了重回高中课堂。实为催眠之神器,看不到一页,便是个头昏脑胀。以至于我这本书了大半年还累积不到一千人的阅读量。

然,“璇玑文卷”写的且还不如那史书一般的明了。史书,也是有个参照的。

这“璇玑文卷”就好比一个机器的使用说明书。

要用这个机器去生产一种不可知的东西。然,这个东西,却又要作用于一个不确定的事物上。但是,又不搞不明白这个机器的开关在哪。而且,开启这开关也是需要钥匙的。更加不合理到变态的是,即便是你有钥匙,还要先找到钥匙孔在哪!

如此,又是一帮人一起傻眼。

倒是能反推之,从机器运作原理去大致估算能生产出什么样的东西,从而知晓这个东西的作用。

但是,问题来了。

恭喜你,你又要重新回到原点了。转了一圈,还得去研究这玩意儿开关究竟在哪?开启开关的钥匙又在哪?

如此,便是一个死循环也,就是再聪明的一个人也会像是遇到了鬼打墙一般,在面周而复始,乐此不疲的推磨玩。

再细看那“璇玑文卷”且只有寥寥不过百字,然却又是个语焉不详。却隐隐觉得与那程鹤所算之“四元术”有关。

于是乎,又与那子平一起对照着了那被乘鹤嚼碎了的残卷,依着墙壁抄录的“四元术”参详了来看。

但是,一帮人又研究了半晌,也是个眼直头昏,终不得其解。

只得与那龟厌一般的模样,望向那正在丙乙先生陪同下撕书吃纸的程鹤,一通的抓耳挠腮。

那怡和道长倒是个实在,望了那程鹤,呆呆了道:

“要不,咱也跟了他一起吃纸试试?”

此话,倒是引起众人“戚“声一片。

程鹤依旧神志恍惚,时而清醒时而疯。

饶是得了丙乙先生鬼神莫问医术,不过几日,便将那武疯子成功的调理成一个文疯子。

却不似前些日子一般,稍不加注意便是抢了别人手中的字纸,也不拘得书信还是书籍,便是抢过去一顿的狂嚼。

这几日倒是变得斯文了些个。给了他才吃,倒不会去抢,却是依旧疯疯癫癫的整日嚼纸为乐。

众人苦闷,却见那子平静静的看了那程鹤,口中缓缓地道:

“如此也好,要不然他且是要再疯一回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