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天青之道法自然 > 第2章 狗彘不食其余(第1页)

第2章 狗彘不食其余(第1页)

无论史书或是后人怎样评价这位了翁先生。不过可以负责任的说,了翁的《尊尧集》却是引了元丰、元佑两党于徽宗朝再次争斗的一根导火索。

于是乎,留在“政和初春”的“崇宁残雪”再心入。

于是乎,便又是一个“自此浮沉不由人”。朝中两党又将那“知性相杀,薪火不断”之事重来。

然,如此势均力敌的争斗,却是给了吕维这帮人一个天大的时机。却又让吕维一个扼腕叹息。

自家这一手“德洪冒籍讪谤”阴损还未使出,那天觉相,就已经在两党第一波次的争斗中倒下了。

天觉相虽为人中刚,但是,让他处理通货膨胀这等,到现在都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着实有些难为他了。

倒不是这张商英无能,北宋的整个政府本身,对于处理这种复杂的经济情况的经验,却不能说是不足。那叫压根就没有啊!

咱们改革的初期,还有美国这块石头可以摸着过河。

北宋那会?美国?整个欧洲还不知道在哪里转筋呢。

那就摸着石头过河呗!

别闹了,那会我们就是那块河里的石头!整个世界都在等着摸着我们过河呢!

然,更要命的是,但凡有点经验的都被干掉了,比如说蔡京。

咦?怎么说蔡京精于此道?

倒不是他精于此道。而是这位三朝元老一直在从事这件事。拆东墙补西墙经验比较多罢了。基本还能让政府不至于丧失经济的把控能力。

北宋的那场经济危机,源于“准备金”不足而导致货币。并且到哲宗朝后期,也就不要什么准备金了,直接行算了,反正准备金老是不够用。

到了徽宗朝,崇宁年的货币改革,将“交子”改为“钱引”的同时,有用《募役法》让富户出钱,全国性的搞大基建来盘活经济,然却只是一个稍微暂解了经济危机的爆。

然,蔡京杭州居住后,交子又是一个“不蓄本钱”的大规模的。至大观四年便是一个“至引一缗,当钱十数”。

可笑吗?不可笑。没经验罢了。

但是,如果没有他们这样,我们现代人看来既可笑的又愚蠢的作死的行为,那么这些行为,也可能是我们现代人的必由之路。

毕竟,我们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前行。

雷,总得有人去踩的。

这经济危机麽,说起来倒是简单。

比如说一个封闭性的社会,有一百人来说。

假设,这个一百人社会所创造出来物资也是完全够一百人用的。而且,资源分配也是平均的。

每个人都有百分之十。这样就能达到一定的社会基本平衡和稳定。

但是,现在这一百人中的一个人就占有了全部资源的百分之九十,那么剩下的就九十九个人,也只能分到社会财富的百分之十。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现象,整个社会的资源、货币只有那么多。占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消费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替代其他人的消费力,因为消费能力和实际消费力是不能划等号的。

消费能力是我有这样的能力,消不消费看我自己的意愿。消费力就不一样了,那是一个被迫的,关乎生存的刚需。

但是,一个社会的消费趋势,往往是向高附加的值商品趋近。也就是向消费能力趋近。

而对于生活必需品的低附加值的刚需,他们的消费力也就是和原来的差不多。

这就造成了低附加值刚需商品的消费力不足,高附加值的商品生产过剩。

而那些手头只有百分之几财富的九十九个人,由于消费力不足,又买不起那些低附加值的刚需产品的话,那就会造成整个社会产能过剩而整体的消费力下降。

社会消费力整体下降又会造成新一轮的生产力过剩。

这样的话,也就造成了这个小社会整体的冗余财富成几何倍数的增加。

这样就造成了一个看似富足,内里却是整体社会的积贫积弱。

也就是钱确实很多,但是,有钱的因为消费力,钱多的没地方花。

没钱的又几经努力却依旧挣不到钱,从而产生绝望性的躺平,进入以维持生存为目的的低消费。这样的话自然也没钱去消费。

如此,便是进入了一个“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差距,而且,一旦形成,这种差距会逐渐拉大,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当然,这只是一个乐观的、简单的理想状态下的假设。实际情况,要比这一百来人的封闭社会要复杂得多。

这种复杂情况对于改革派的元风党而言,也是有经验应对的。比如说,王安石的《募役法》。

《募役法》说白了,就跟现在的个人所得税差不多。朝廷派下徭役,穷人出力富人出钱。出钱的可通过雇佣穷人来免除徭役。

蔡京也有他的经验:扩大政府性投资行为,利用王安石留下的《募役法》继续从富户身上抠钱!

抠出来的钱拿来进行大基建。雇佣贫民,去兴修水利、挖运河、办官学、修驿道、资助居养院……

甚至不惜对西夏、河湟之地动战争,来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崇宁年间,全国各地玩命的修建漏泽园、居养院、安济坊等等,这些个“官办贫困救助制度和组织机构”。你以为那蔡京良心现啊?那只不过是对付日益膨胀的经济危机的手段而已。

然而,对付通货膨胀性的经济危机,基础建设以及慈善机构、社会慈善事业大量的投资,对拉动经济那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起码能让富户手中过剩的消费能力释放出来,让贫民中过剩的社会劳动力都能挣到钱。从而刺激大宗的低端刚需消费,使得大量的生产力向低端消费品倾斜,让货币流通性增加。

而且此举能起到稳定民心的作用。

交子也好,钱引也罢,不流通不进行交易的话,那就是纸啊!如此元佑党人口中的“与民夺利”、“虚耗国帑”倒是比经济崩溃好一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