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顺利通过。
第二人走到一半,李教授按下遥控器。录音响起——是比赛失败后观众席的嘘声,混着弹幕刷屏:“菜就多练”“这队解散吧”。
那人脚步一顿,但继续往前,拿到了旗。
轮到张昊。
他进去前三步很稳。嘘声响起时,他身体明显一缩。走到中途,突然停下。
“我不玩了。”他说。
“只剩两米。”李教授说。
“我知道是假的!”他声音紧,“可我就是……不想再听这种声音。”
他摘下眼罩,脸色白。
沈逸没说话,调出系统界面。
【检测到高压力回避行为,匹配历史失败记忆(第37场训练赛团灭),风险等级:中】
【建议:72小时内进行一对一心理对话】
他把数据存进加密文件夹,命名:【心理裂隙·监测中】
训练结束,队员陆续离开。李教授递来一份简报:“他们不怕输,怕的是被当成‘罪人’。尤其是核心位,越强的人,越不敢承认自己会错。”
沈逸点头:“所以我们得让他们知道——犯错不可怕,藏错才致命。”
“你观察得很准。”李教授收起设备,“特别是你主动扮演失误者,打破了‘指挥永远正确’的假象。这比我说十堂课都有用。”
“我不是为了打破假象。”沈逸看着监控回放,“我是想看看,当他们意识到指挥也会犯错时,反应是不是更真实。”
李教授顿了顿:“你早就在怀疑了?”
“从上一次战术被破就开始。”沈逸调出“潜力挖掘预警”的历史记录,“系统能算出技能链、反应阈值,但算不出人心。可有人能。那个人留下纸条,不是为了炫耀,是提醒我们——真正的破绽不在操作,而在‘谁不敢说实话’。”
他指着屏幕上张昊停步的那一帧:“他不是怕输,是怕被骂。可如果没人敢暴露弱点,弱点就会在比赛里突然炸开。”
“所以你让我来。”李教授说。
“对。”沈逸关掉界面,“战术可以练,心态必须调。我们之前只练反应,不练承受力。现在得补上。”
李教授走后,沈逸留在训练室。他调出五名队员的心理波动曲线,叠加在昨日的战术失误数据上。对比现,每次重大操作失误前12秒内,至少有两人出现心率骤升、呼吸紊乱。
他新建一个模型,命名为:【情绪-操作耦合预警】。
系统提示:【新模型需持续输入心理变量数据,建议每日心理训练同步采集】
他设置自动采集程序,开启后台运行。
林悦回来取落下的耳机,看见他在敲代码。
“你还在这?”
“数据没跑完。”沈逸没抬头。
“今天训练……有点难受。”她靠着门框,“但我好像明白了点什么。我们总想做到完美,可越想完美,越怕出错。结果一紧张,反而真出错了。”
“所以得先承认会错。”沈逸停下敲击,“然后再练怎么扛住错。”
“那你呢?”她忽然问,“你怕吗?”
沈逸手指在键盘上停了两秒。
“怕。”他说,“但我得比他们更早看见自己的裂口。”
林悦没再说话,轻轻带上门。
沈逸重新打开监控回放,快进到张昊摘眼罩的瞬间。他放大画面,看对方瞳孔收缩的节奏,又调出系统记录的皮电反应峰值。
就在这时,终端提示音响起。
【检测到异常行为模式:队员b(张昊)离场后未返回宿舍,路径偏离常规动线】
【当前位置:基地b1器械室】
【活动状态:静止时12分钟】
沈逸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