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来,负责杨振华主要治疗工作的一直是江琳,至于病情进展,那就得看她最新的诊断了。
“早上才生的,正要找你细说,你就出现了。”厉烨辰拥着江琳,一同走向病房。
江琳轻轻点头,面上神色难辨,脚步却不自觉地加快,这反应让人难以捉摸其含义。
走着走着,江琳突然心中一动,停下脚步回头问:“为什么是通知你?我看爷爷今天中午的样子,似乎对此一无所知。”
对于这个问题,军区医院自有其考虑。
杨顺平几乎每日驻守医院,年岁已高的他,最大的牵挂莫过于杨振华的病情。
他对杨振华的关切,明眼人一眼便知,无须赘述。
自打杨顺平回归江州,将杨振华安置于军区医院,他自己就像搬进了医院一般,这六年间,无论风雨无阻,探望照顾杨振华成了他的日常。
杨顺平对此却从不承认,总说是因为在家闲来无事,喜欢到医院与老人们聊天解闷,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频繁访问家属院倒是可以理解,毕竟那里有他亲孙女跟曾外孙,看看亲人和下一代是很自然的事情。
然而,日复一日雷打不动地去医院,若说不是为杨振华,恐怕没人会相信。
杨顺平对杨振华的深情,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这年龄段的老人,对这类事情越是重视,就越需要谨慎处理。
医院担心直接告知杨顺平,可能会引过度激动,对他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毕竟,杨振华仅仅是手指微动,这到底是复苏的征兆,还是只是回光返照?
无人能断言。
因此,医院主动联系了厉烨辰。
厉烨辰每次来都会亲自照料杨振华,从打水擦身到换衣清理,样样亲力亲为。
私下里,军区医院的员工都称赞江琳找到了一位好丈夫,像这样孝顺长辈的并不多见。
医院,这个见证人间冷暖地方,任何事情生都不稀奇。
“久病床前无孝子”常被人提起,但厉烨辰的行为却赢得了大家一致的好感。
就连江琳,在听闻厉烨辰的话语时,也难掩心中的激动。
这个消息,究竟是喜是忧,实在难以判断。
作为医生,江琳倾向于认为这是个积极的信号,因为任何反应都可能为治疗提供新的线索。
相比于无反应的昏迷,医生更愿意见到病情有所变动,哪怕是一点点希望的火花。
然而,作为患者家属,江琳认为这并不算是个乐观的消息。
根据最新的体检结果,杨振华的生理机能显著衰退,暗示着身体状况的变化,可惜这变化并不令人欣喜。
江琳的面容显得格外凝重,病房内静谧无声。
厉烨辰轻手轻脚地从后面走近,关切地低声询问:“情况如何?”
江琳轻轻摇头,暂时保持沉默。
“你们怎么都来了?”杨顺平出现在病房的门口,略显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