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亚姆·雷诺收到密信时正悠然身处自己位于上东区那间可以俯瞰城市夜景的豪华公寓内。
柔和的灯光映照着样式少见的家具,空气中还残留着雪茄的淡淡余韵。他的书桌上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还亮着,显示着早些时候派往亚洲的监督厅调查员传回的报告。
字里行间都透着挫败感。
他们确实见到了“一号”,却也正如利亚姆预料的那样碰了一鼻子灰,被对方以近乎羞辱的方式“礼送”出境。
整个国家都在保护“一号”,甚至为此不惜撕开长久以来的温和假面。如此看来仅仅是借助规则和舆论的力量是很难达成目的了。
这不合常理,暴露的秘密明明就不再是秘密而是累赘了,为什么还要守护呢?
利亚姆不能理解这少见的行为,也正因如此,利亚姆矛盾地很欣赏。
作为edc的高级主官,理论上他的所作所为应该抛弃国籍和私心,如同就职宣誓时那般,一心只为全人类的事业服务……
这种理想主义的说辞利亚姆只有在公开场合才会挂在嘴边,心底则对此嗤之以鼻。
这当然做不到,也不可能做到。
edc的各个关键部门的主官哪一个不是由主要成员国推荐出任?推荐制本身就是各国在组织内投射影响力、争夺话语权的游戏。
而他,利亚姆·雷诺,能坐到今天这个位置凭借的正是他心中清晰无比的立场——他始终代表着美利坚合众国的核心利益。
他快扫了一眼报告,确认没有任何意料之外的惊喜后便准备合上电脑,转身走向阳台。
那里,一瓶新搞到的、颇为难得的杰克·丹尼单一麦芽威士忌正等着他。
许多人嫌弃这款酒入口前那过于独特的、混杂着类似漆味的香草焦糖风味,觉得它不够纯粹。
但这恰恰是利亚姆最为钟爱的一点。
熟悉利亚姆的人都私下评价他是个“猎奇的家伙”。这并非是指他有什么不堪入目的怪癖,而是说他对于小众、独特、不被大众理解的事物总有一种乎常人的偏爱和执着。
这或许源于他早年长期在情报系统工作的经历,让他从骨子里认同并身体力行着“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条准则。
喜欢的人越少,才越能彰显品味,那才是真正的好酒;知道的人越少,信息才越有价值,那才是值得守护的秘密。
可惜,就在他取出冰好的酒杯准备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独特风味时,电脑屏幕再次不合时宜地亮起,伴随着一声特定的、代表最高优先级的轻微提示音。
他真正的、并不隶属于edc官僚体系的顶头上司来了加密指令。
利亚姆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一丝被打扰的不悦掠过心头。但他还是立刻放下了酒杯,坐回桌前,熟练地输入多层验证码,仔细阅读起密信的内容。
看完,利亚姆使用专门的软件销毁了密信,总结起自己要做的事:他需要立刻动身前往联合国总部,去给cIa那帮蠢货擦屁股。
“连工具的不能控制好了吗……”
一股烦躁感涌上利亚姆的心头。他厌恶这种计划外的混乱,更厌恶去处理那些因为行动人员的鲁莽和不可控而造成的恶劣局面。
这打乱了他专属的节奏,让他看起来像是四处奔波的普罗大众中的一个。
然而,指令就是指令。
利亚姆深吸一口气,压下内心的情绪,脸上重新恢复了那种惯有的、冷静到近乎冷漠的表情。
关掉电脑,拿起衣帽架上的定制西装外套,一丝不苟地穿上。
走到门口时,他瞥了一眼酒柜里那瓶尚未开启的威士忌,眼中闪过遗憾。
看来今晚这独特的滋味,他是无福享受了。
几分钟后,一辆深色的、没有任何标识的豪华轿车悄无声息地驶离了上东区,融入纽约夜晚的车流,朝着东河畔那座此刻已成为风暴中心的玻璃大厦驶去。
利亚姆·雷诺靠在舒适的后座上,闭目养神,大脑却在飞运转,思考着如何利用edc的规则和自己的职权,将这场危机尽可能地导向对己方有利的方向,至少,要将损失和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保住秘密,有时比对外作战更需要技巧和冷酷。
“不能让更多人知道袭击者的真相,这会夺走秘密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