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谬赞了,不过是机缘巧合,步步为营罢了。”
玄珏谦逊道,心中亦是为这跨越百年的重逢情谊而暖。
“步步为营好啊!总比俺老孙这莽撞猴头强!”
孙悟空放下酒坛,眼中光芒熠熠,是真心为这位兄弟的成就感到高兴,
“来来来!如此喜事,当有诗助兴!老弟,你文采好,来一!”
玄珏看着眼前豪情未减却已饱经风霜的猴王,又想到自身一路披荆斩棘的历程,胸中亦是豪气顿生。
他举起酒坛,朗声吟道: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五百年后重聚,且尽樽前酒一杯!”
(注:句化用教员原句,喻大圣昔日豪勇)
吟罢,又为孙悟空斟满,再举坛高声道:
“莫愁前路多劫难,大道从来荆棘埋。
他日若遂凌云志,再踏凌霄扫阴霾!”
此句既是勉励大圣,亦是自勉。
“好!好一个‘再踏凌霄扫阴霾’!哈哈!痛快!当饮!”
孙悟空听得热血沸腾,胸中五百年积郁仿佛都被这豪迈的诗句冲散不少!
他抱起酒坛,与玄珏再次重重相碰!
清冽的猴儿酒香混合着老桃的芬芳,在这幽谷碧潭边弥漫,冲淡了五行山残留的阴霾,也暂时驱散了各自前路的迷茫。
就在玄珏与孙悟空于幽谷中把酒言欢,豪情万丈之际。
福陵山,云栈洞外。
璀璨的佛光撕裂长空,轰然降临!
浩瀚而威严的佛力瞬间笼罩了整个山头,压得山林寂静,万兽蛰伏。
观世音菩萨端坐莲台,宝相庄严,只是那低垂的眼眸深处,却是一片翻腾的惊疑。
木吒侍立一旁,神情凝重。
洞内,正与卵二姐低声说笑的天蓬脸色骤然一变!
那浩瀚的佛威,比之木吒前来时强横了何止十倍!
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探查之力,瞬间扫过洞府,牢牢锁定在他和卵二姐身上!
他猛地握紧了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屈辱与愤怒,却又迅被强行压下。
“二姐,待在洞里,无论生何事,切莫出来!”
天蓬深吸一口气,沉声对一脸惊惶的卵二姐嘱咐道。
卵二姐虽不知来者是谁,但那恐怖的威压让她本能地感到窒息般的恐惧,她用力点点头,担忧地看着天蓬的背影走出洞府。
天蓬走出洞口,迎着那刺目的佛光,脸上瞬间堆起几分谄媚的憨厚笑容,对着莲台上的菩萨躬身行礼:
“弟子天蓬,拜见菩萨!
不知菩萨法驾再临,有何要事吩咐?
惠岸行者不是刚走不久么?
弟子已经应承,定当守在此地恭候取经人啊。”
观世音菩萨的目光冰冷地扫过天蓬,最终又穿透洞府石壁,在那生机盎然的卵二姐身上停留了一瞬。
心中的惊涛骇浪几乎要冲破那层慈悲的伪装!
果然!这雉鸡精不仅没死,本源竟还稳固了不少!
这绝非她当年留下的暗手所能造成!究竟是谁?!
菩萨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志,直接切入主题:
“天蓬,取经事大,关乎东土亿万生灵福祉,亦是你重归正果的唯一机缘。
本座此来,是有一事,需你务必依计而行,方能使这西行功德圆满。”
天蓬心头一跳,脸上笑容不变:“请菩萨示下。”
“那取经人唐三藏,身负天命,需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能抵达灵山,取得真经,证得正果。”
菩萨的声音在佛光中回荡,带着某种蛊惑人心的力量,
“福陵山,便是他西行路上必经的一大劫难所在。此难,名为‘高老庄招亲’。”
天蓬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
菩萨视若无睹,继续道:
“你需即刻下山,前往山下高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