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晚间,雍正依言来到寿康宫。望着这座偏安一隅的宫殿,他眉头不自觉地蹙了蹙——
作为皇帝生母,皇额娘本该住进慈宁宫享那份尊荣,
偏她为了十四弟,却执意住在这处,连他这个皇帝的体面都不顾了。
每次被召来,这座宫殿都像在无声提醒他:在皇额娘心里,他这个皇帝,终究抵不过那个弟弟。
这般想着,他还是施施然踏入殿内。
太后见他进来,也并无过多客套。待雍正单膝跪拜行礼后,只一摆手,便让他坐到身侧的榻上:
“入冬以来你事忙,哀家也有些日子没见你了。眼瞅着要过年,便把你喊来,也算见上一面。”
雍正此刻却没有什么想说的。皇额娘是顾及他忙才不得见他,还是压根就不想见他?他又岂会不知?
只是天家母子,纵有龃龉,面上也总得维持着孝道罢了。
他遂笑着应道:“难为皇额娘还惦记着儿子。这天寒地冻的,您也该多保重身子才是。”
接着他主动开口,“儿子可是听说,皇额娘这两日对莞嫔颇为青睐,
腊八那日便赏了她体面,这几日更是准许她在您跟前抄写佛经?”
太后面上依旧平静,只淡淡道:“先前哀家没怎么见过这莞嫔,也没深谈过,更不知她脾性如何。
不过她入宫一年多便能晋到嫔位,想来也是个能让皇帝你舒心的。
所以哀家自然也起了好奇心,想瞧瞧究竟是何等人物,能得皇帝你这般看重。”
“那这两日莞嫔在您跟前侍奉,皇额娘又觉得如何?”
“是个聪慧的。”太后先是颔,接着又意味深长的说道:
“说话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又颇有眼色,知进退,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心里跟明镜似的。
看来皇帝果然是慧眼如炬,身边净是些个聪明的,这样哀家也能放心了。。。。。。”
雍正见太后不说透,也乐得陪她打哑谜,故作不知地笑道:“如此说来,莞嫔竟是比惠嫔更得皇娘心意?”
太后听闻这话,终究没忍住深吸一口气后才继续开口:“两种性子的人,又哪有什么可比性?
惠嫔性子耿直些,也正因这份耿直,才保得一份纯真,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莞嫔嘛,是聪慧,能替皇帝你分忧,也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她顿了顿,又添了句:“况且哀家听说,腊八那日,莞嫔还特意去了趟惠嫔的宫里,着重打听了下哀家的喜好禁忌。
这份心思。。。。。。倒也算是难得。”
听到这里,雍正心里已然明了太后对甄嬛的态度,却不由得暗自笑——
皇额娘向来不希望自己身边有太多聪明人。
想当初在潜邸时,她为自己挑选的,不是丽嫔、齐妃、芳贵人这般空有美貌却不长脑子的,
便是敬嫔这种端庄持重不扎刺的大家闺秀。至于机灵聪慧的,几乎是一个没有。
哦,倒漏了个前期看着老实巴交的曹琴默。也真是难为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