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战争年代,柳河县也涌现出了许多英勇无畏的革命志士。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毅然投身革命,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其中一位革命烈士,在抗日战争时期,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活动,为八路军传递情报、筹集物资。他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无数柳河人民,成为了柳河人民心中的英雄,他的精神也一直传承至今,鼓舞着后人奋图强。
四、必游景点
罗通山
罗通山是柳河县最着名的景点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和壮美的自然风光。山上的罗通山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古城始建于汉代,是高句丽时期的重要军事城堡。城墙周长约7公里,依山势而建,高低起伏,气势磅礴。城内有宫殿遗址、了望台、烽火台等建筑遗迹,漫步其中,仿佛能感受到当年的金戈铁马和繁华喧嚣。除了历史遗迹,罗通山的自然风光也十分迷人。山上森林茂密,植被丰富,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漫山遍野的野花竞相开放,五彩斑斓;夏天,绿树成荫,是避暑的好去处;秋天,枫叶如火,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世界。登上罗通山山顶,可以俯瞰周围的群山和田野,景色美不胜收。
三仙夹国家森林公园
三仙夹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柳河县东南部,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公园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树木种类繁多,有红松、落叶松、水曲柳等珍贵树种,森林中栖息着多种野生动物,如松鼠、野兔、野鸡等,生态环境十分优美。公园内的人文景观也别具特色,有三仙夹寺、财神庙等古建筑,这些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气势恢宏,体现了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此外,公园还设有滑雪场、滑草场、森林氧吧等休闲娱乐设施,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运动的乐趣,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云岭野山参风景区
云岭野山参风景区以其独特的野山参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这里是中国野山参的重要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野山参资源。景区内设有野山参博物馆,展示了野山参的生长过程、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让游客对野山参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景区内,游客还可以亲身参与野山参的采摘体验,感受寻找野山参的乐趣。此外,云岭野山参风景区的自然风光也十分迷人,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溪流潺潺,空气清新,是一个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五七干校文化园
五七干校文化园是柳河县的一处红色旅游景点,它承载着一段特殊的历史记忆。文化园以五七干校旧址为基础,通过陈列展览、场景复原等方式,生动地再现了当年五七干校的生活和工作场景。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当年干校学员的宿舍、食堂、劳动工具等,了解他们的学习、劳动和生活情况,感受那个特殊时代的气息。五七干校文化园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让人们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激励着后人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龙兴里文旅小镇
龙兴里文旅小镇位于柳河县,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小镇以通化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民国风情风貌为核心,建筑风格以民国风貌为主题,还原了通化老城记忆,充满了民国时期的历史色彩与氛围,完全复原了一座民国时期的关东城镇。小镇内复原了商业老字号和传统老业态,再现了民国时期关东重镇的历史风貌。同时,小镇打造了沉浸式场景,融合了美食、购物、娱乐、休闲、互动体验、酒店、民宿等业态,设有非遗工坊街、东北特色美食文化演艺街、主题酒吧等沉浸式主题功能街。白天,小镇繁华夺目,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各种美食,购买特色纪念品,体验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夜晚,霓虹璀璨,历史感十足的老式建筑在灯光映照下愈显迷人,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夜景,感受民国风情。
参乡水街
参乡水街是柳河县新打造的沉浸式主题文旅街区,于2o25年7月12日盛大开街,有着“东北小江南”之称。这里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倒映在粼粼水波中,将东北的豪迈与江南的婉约完美相融。水街内设有12处定点演绎,有巨阵非遗火狐舞、朝鲜族农乐舞、满族萨满鼓等特色表演,从清晨到夜晚轮番上演,让游客随时能沉浸在多元文化的氛围中。沿街商铺汇集了柳河本地及各地特色美食,既有朝鲜族冷面、打糕,也有东北铁锅炖、粘豆包,还有融合创新的参宴料理,满足不同口味需求。
水街以“参文化”为核心脉络,随处可见人参元素的装饰——路灯造型似人参根茎,墙面浮雕讲述人参传说,部分店铺还展示着采参工具与老参农的故事。游客可参与人参糖制作、参茶品鉴等互动体验,深入了解柳河作为“参乡”的底蕴。水系贯穿整个街区,游客可乘乌篷船穿梭于建筑之间,看两岸红灯笼摇曳,听船娘哼唱民谣,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意趣,与周边的东北山林景观形成奇妙呼应。
五、古刹、寺庙、道观
三仙夹寺
三仙夹寺坐落于三仙夹国家森林公园内,始建于清代,后经修缮重建,保留了传统寺庙的建筑格局。寺院坐北朝南,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组成,飞檐翘角上装饰着瑞兽雕刻,殿内佛像庄严肃穆,壁画绘制着佛教经典故事。寺内古柏参天,香火常年不断,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周边信众会前来礼佛祈福。寺院旁有一处清泉,名为“甘露泉”,传说泉水甘甜清冽,有滋养身心之效,游客常在此取水饮用。
青云观
青云观位于柳河镇近郊的山腰处,是柳河县现存较完整的道观之一。观内建筑以青砖灰瓦为主,风格古朴简约,中轴线依次分布着三清殿、玉皇殿、财神殿,两侧设有厢房与斋堂。观内供奉道教诸神,道士们每日晨练、诵经,保持着传统的修行生活。观外有一片松树林,林间设有石桌石凳,可供游客休憩,听道士讲解道教养生之道。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青云观会举办庙会,有武术表演、道教音乐演奏等活动,吸引不少民众参与。
罗通山灵隐寺
灵隐寺位于罗通山城西侧山坳中,依托天然岩洞而建,据传始建于唐代,现存建筑为近代复建。寺庙入口处有两株千年古松,枝干虬劲,被当地人视为“护寺神树”。主殿依岩洞地势而造,洞内供奉观音像,岩壁上刻有历代信徒题写的经文。寺内僧人擅长草药医术,常为周边村民义诊,传承着“佛医结合”的传统。因地处山林深处,灵隐寺少了尘世喧嚣,多了份清幽宁静,适合静心游览。
六、历史遗址
罗通山城
罗通山城是柳河县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城始建于高句丽时期,后经渤海国、辽金时期续建,是东北亚地区少见的大型军事古城。城墙沿山脊修建,总长约7。5公里,最高处达1o米,由夯土与石块混合筑成,设有马面、瓮城、烽火台等防御设施,可清晰看出不同时期的建筑痕迹。城内现多处居住遗址、窖穴与墓葬,出土过陶器、铁器、兵器等文物,现部分展品陈列于柳河县博物馆。山城地势险要,扼守古代交通要道,见证了东北边疆民族的更迭与融合。
钓鱼台遗址
钓鱼台遗址位于凉水河子镇的河岸台地上,属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6ooo年。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考古掘出大量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与夹砂陶器,其中以石镞、石斧、陶鬲最具代表性,反映了当时先民的渔猎与农耕生活。遗址旁有一处天然石台,临河面水,相传为古代先民钓鱼聚会之所,“钓鱼台”由此得名。如今遗址已建立保护围栏,设有说明牌介绍考古现,是了解柳河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窗口。
娘娘库遗址
娘娘库遗址位于姜家店朝鲜族乡,是一处辽金时期的村落遗址。遗址内可见房屋基址、灶台、灰坑等遗迹,出土过辽代白瓷片、金代铜镜、铁制农具等物品,表明当时这里是一处农业与手工业兼具的聚居地。据考证,“娘娘库”为满语音译,意为“盛产粮食的地方”,印证了当地自古便是农耕达的区域。遗址周边仍保留着大片农田,古今农耕场景在此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
七、民俗风情
柳河县的民俗风情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缩影,各民族在长期共处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
满族的传统习俗在部分村落仍有保留,如“狩猎节”(每年秋季),村民会身着传统皮袍,展示弓箭制作、猎犬训练等技艺,晚上举行篝火晚会,吟唱满族民歌。满族婚俗中的“插车”“坐福”等仪式,虽简化了流程,但核心寓意仍在传承。饮食上,苏子叶饽饽、酸汤子是节庆必备,其中酸汤子以玉米酵制成,口感滑嫩,搭配肉酱食用风味独特。
朝鲜族的民俗活动充满活力,罗通山镇、姜家店乡等地的朝鲜族村落,每逢“岁节”(春节),村民会穿韩服祭祖,年轻人进行跳板、荡秋千比赛,姑娘们则聚在一起制作打糕,将糯米捶打至软糯,再蘸上黄豆面分食。“秋夕节”(中秋节)时,全家会围坐赏月,吃松饼(以米面制成,内包豆沙或苏子馅),讲述祖先迁徙的故事。朝鲜族的伽倻琴演奏、长鼓舞常出现在节庆场合,节奏明快,舞姿舒展,展现出民族的乐观天性。
汉族的传统节庆在柳河占据重要地位,春节时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元宵节举办灯会猜灯谜,端午节挂艾蒿、系五彩绳、吃粽子。柳河镇的“二月二庙会”已有百年历史,庙会上有舞龙舞狮、皮影戏、扭秧歌等表演,商贩售卖农具、小吃、玩具,热闹非凡,是城乡物资交流与民俗展示的重要平台。
多民族共居也催生了融合性民俗,如朝鲜族的辣白菜制作技艺被汉族村民借鉴,改良出更符合本地口味的版本;满族的萨满舞蹈元素融入汉族秧歌,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这种文化交融,让柳河的民俗风情更加丰富多元。
八、特色美食
柳河大米
柳河地处长白山余脉,黑土肥沃,水源来自山泉水与辉河支流,昼夜温差大,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优质条件。柳河大米颗粒饱满,色泽清白,煮饭时米香浓郁,口感软糯有嚼劲,冷饭不回生。其中“姜家店大米”因种植在火山岩土壤中,富含矿物质,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常作为馈赠佳品。当地吃法多样,可做手抓饭、大米糕,或搭配朝鲜族辣白菜制成石锅拌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