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缉事厂里出来,刚走到东安门的四译馆时,就见到了一大群宫内太监从东安里门里倾巢而出了。
随着这诸多太监涌出,吓的一旁百姓是纷纷退避,更有胆小者竟直接吓的呆在了原地不敢动弹。
而他们自出来以后,旋即就分裂成了三队。
一部分是由司礼监秉笔太监李凤翔率领,直接奔赴向南局贤坊的三座太仓。
第二部分则是由王承恩与方正化率领,他们的目标是直奔承天门对向东、西公生门而去,
而这的东、西公生门内,是分布着大明朝廷的六部衙门的日常办事驻地,期间大多为四五品小官在里面活动办公。
ps;六科廊的六部大院。是张书缘等二三品大臣拟定文书开会的地方,而位于承天门南侧的六部才是真正的基层办事之所在。
至于第三部分则是由兼管兵仗局的司礼监太监高时明率领,他的目标是直扑城内的思诚坊与咸宜坊而去。
这两座坊市,是大明重臣的府邸所在地,张书缘的郡王府也在其中。
……
瞧着蜂拥而出的大批太监,黄俊力是赶忙让人将轿子给抬到路边上让开道路。
由于人群蜂拥,轿子内的张书缘就被晃醒了。
也是,近来他一直忙着梳理北直隶的耕田,以及与东浙二党都勾心斗角,以至于他是十分少眠,经常是困的不想动弹。
所以他张书缘也就不得不学那些个士大夫,养成了个随时眯觉的习惯了。
听着轿外的扰动,张书缘便掀开了帘子。
本以为这群太监是去接管城防的,但他却没想到自己还没开口,那群人里便传来了一声吆喝。
“张王爷这是去哪儿?”
随着声音传来,张书缘顿时便在人群里现了两位熟人。
没错,这宫里的熟人除了王承恩与方正化还能是谁。
见是这两位,张书缘也不好托大,下了轿子就拱手与其寒暄。
“王公公,张某这是准备回商业司。您二位这是……”
瞧见王承恩与方正化是一前一后的走了过来,张书缘就不免有些好奇了起来。
“这样啊,那正巧合咱家带了陛下旨意,要大人协助我等督办此案。”
王承恩微微抱了抱拳,一点都没把大宦官的架势给拿出来。
而这一幕看的方正化是一愣一愣的,心说这还是那个在内廷中权势滔天的王承恩吗?
“是这样啊,那本阁这便与二位公公同行。”
拱了拱手,张书缘便走到了黄伯近前,让他带着轿子回府,并且让他安顿好府内众人,勿要让众人慌乱让人误会。
因为看眼下这架势,朱由检是要借机查账了!
安顿好了一切,张书缘同王承恩二人去到了商业司。
而在路上,王承恩是毫不吝啬的夸奖,差点没把他捧到天上去。
对此,张书缘就很是无语,直说这都是圣上安排的好……
就这样,在商业司带上一应亩产文书他们就奔赴向了户部。
见有内廷的人来了,温体仁对此并没有感到出奇,只是对混迹在人群中的张书缘感了些迟疑。
不过,温体仁反应也很快,在迟疑了片刻后,他便立即就对着宫里的人见起礼,那态度底的就很是让人怀疑他那二品大员的身份。
而王承恩等来此,也不是冲着他来的,再加之能看出皇帝有意无意的偏向他,所以众人便也就没说什么,自顾自的就去找百官的地契复印了。
“张阁,陛下这是何意?”
让属下带领着两位太监头子去搬运文书了,温体仁便赶紧凑到了张书缘的近前。
“温大人稍安,王公公他们只是来调取各部官员的地契文书的。对了,稍后你得跟他们走上一趟,具体事项不用我说温大人也知道该怎么办。”
张书缘说的事情,自然是指温体仁执掌户部的事,而这个职位对于眼下的土地兼并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为了以防温体仁被打个措手不及,故此他才做了提点。
“恩,这个温某知晓,那温某在审查期间,这户部之事就劳烦张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