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227章 帝国武院落地东林欲设文院(第3页)

第227章 帝国武院落地东林欲设文院(第3页)

“第一陆军学院?恩,这个名字倒也言简意赅。”

一听这个名字,朱由检虽然也是有点不喜欢,但在这不喜欢中又觉得这个名字很强很厉害。

“第一,第一…。陛下此名甚好,臣赞同此名!”

而听到这个名字的朱纯臣,瞬间就感觉这个名字很神气,旋即就站出来表示赞同了。

而这第一是什么意思?在他看来,莫不张书缘是在说他武道是天下第一?

这自古而言,我华夏的文道和武道就一直在争名次,但历经千年岁月都没争出个高下,所以后世才会有流言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因为,对于国家而言,文武两道都是不可或缺力量。

随着朱纯臣赞成,一众勋贵便也紧随其后的站出来了。

“孙爱卿,此名讳以你之见呢?”

“回禀陛下,此名在老臣看来,虽是言简意赅,但细细品读也能感觉出张大人对我军校的深意。而常言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以此想来,我想张大人起的这名字,想必是想让我大明将士以天下武道第一为目标而奋斗。”

“哈哈,孙爱卿说的好,以武道第一为目标而奋斗。恩,不错,不错,那这座军校就以此命名吧!”

听到如此解释,朱由检就很是高兴,大手一挥就同意了张书缘的命名。

在定下了名字后,一众文官便询问起了军校官员的任命。

对此,朱由检是早有打算,旋即就当庭公布了任命名单。

这大明第一陆军学院,院长自然由朱由检担任,而副院长则是由朱纯臣担任,而其之下的副手是由兵部的刘之纶担任,至于教官则是打算聘请关宁军诸将及张书缘担任。

一听皇帝要让张书缘担任军校教官,一众文官便就炸了,一个个就跟要投胎似的赶忙出列反对。

但可惜,还没轮到张书缘自己出来反驳呢,孙承宗这个四朝老臣便站出来说话了。

“诸位同僚,说张大人不懂兵法战事?但在老臣看来,他是要比我兵部的任何人都懂!诸位别忘了,他张大人可是提前现了敌酋入侵之意图,且军校一事也是他率先提出,更是于陛下,于我讲出了我朝军旅的弊病!所以他若不出任,那对于我大明军旅而言就少了一位战略之杰!”

随着孙承宗出面站台,一众文官便就没了脾气。

对于军事方面,眼下的大明朝就只有袁可立比他有言权了,但可惜人袁可立现在是在辽东当吉祥娃娃呢,压根就没工夫理会你这一茬。

“恩,孙爱卿言之有理,此事之任命就这么定了吧。”

见挡不住张书缘进入军校了,韩爌等人旋即就放弃了,转而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启奏陛下,眼下我朝开展新政,京中百姓对此是热议斐然,再加之军校一事,臣敢断定我朝各方各面定会以此活力焕。”

“而老臣斗胆借此之际,恳请陛下于京中开设文道学院,如此也可让广袤学子多一条为国谋策之途!”

好家伙,这韩爌果然是聪明人,在见挡不住了武人崛起了,立马他就改变了思路。

你不是要搞武学吗?那我就大搞文学!

让陛下好好看看,究竟是你武道厉害,还是我文道厉害!

韩爌的这一句话,差点没把张书缘的给打懵了,心说这老家伙是疯了?

但不过,张书缘又细细一想觉的他这招玩的也十分不错,毕竟他文人强盛了这么久了,你武道能有的东西,我文道凭啥不能有?

而一旦设立了文学院,那可就代表着增强了舆论的控制,而且还不用自己等人出大价钱培养后继者了。

“哼,好手段。不过你这一来也算是帮了我一大忙。”

盘复了一番,张书缘虽然觉得这“文学院”对于东林及浙党来说是一大利器,但归根结底,他有这个自信,让文院跟着自己的节奏跑。

他就不信,他韩爌这群老夫子能一直恪守旧制!

没错,在张书缘的计划里,这军校不但要教怎么带兵打仗和武力训练,更要剖析过去的每一场战争,而除了要教这些内容外,他还要讲讲后世的军队纪律,以求让毕业的学子改善眼下的兵如匪患的风气。

所以,他有理由相信,韩爌等人会为了跟军校相比,一定会有概率拿出过往朝廷争斗之事来讲课,甚至还会不惜任何代价招收平民百姓入学,来跟军校比学员数量。

先明白了这点之后,张书缘立即就以眼神向朱由检暗示可以同意此事。

而朱由检也想到了这一层,瞬间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与军校一样,都拨款了五十万两预算给他们。

毕竟,这件事对于朝廷来说,也是一桩好事。

散朝之后,张书缘刚一坐到文渊阁的办公位上,就听下面的中书舍人来报,说是江南学子全部抵达了京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