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5章 先轸 春秋战神(第2页)

第5章 先轸 春秋战神(第2页)

可要不要救宋,晋国朝堂上却起了争执。大夫狐偃说:“楚国势大,咱们刚稳定国内,不宜贸然出兵,不如先派人去劝宋国投降。”

大夫栾枝说:“楚国与曹国、卫国结盟,曹卫两国曾对主公无礼(当年重耳流亡曹国,曹共公偷看他洗澡;流亡卫国,卫文公不接待),若咱们攻打曹卫,楚国必然回师救援,宋国之围自解。”

晋文公听着,却没说话,而是看向了先轸——他知道,先轸在军事上的眼光,比谁都独到。

先轸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栾枝大夫之言有理,但还不够,救宋,不仅是报旧恩,更是晋国称霸中原的关键!”

晋文公问:“先生此话怎讲?”

“主公请看,”先轸走到地图前,指着中原的位置,“如今齐国衰弱,秦国偏西,能与晋国争霸的,只有楚国。若咱们不救宋,宋国必然投靠楚国,楚国的势力会更强;若咱们救宋,不仅能让宋国归附,还能联合齐国、秦国,共同对抗楚国。至于攻打曹卫,不仅能解宋之围,还能报主公当年受辱之仇,一举两得!”

晋文公眼前一亮:“先生所言极是!那依先生之见,咱们该如何用兵?”

“分三步走,”先轸胸有成竹,“第一步,派使者去宋国,告诉他们晋国必救,稳住宋国;第二步,派使者去齐国、秦国,许以好处,请他们出兵助战;第三步,主公亲自率军,先打卫国,再攻曹国,逼楚国回师。”

晋文公当即拍板:“就按先生的计策办!”

很快,晋国的军队就开拔了。先轸作为下军佐,随军出征。第一站是卫国的五鹿城——这五鹿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卫军在城墙上布满了弓箭手,晋军几次攻城都没成功。

晋文公有些着急:“五鹿城久攻不下,若楚军赶来,咱们就被动了。”

先轸却笑着说:“主公莫急,某有一计,可破五鹿城。”

他让士兵穿着老百姓的衣服,假装在城外种地。卫军在城墙上看得纳闷,不知道晋军想干什么。到了傍晚,先轸突然下令:“全军出击!”

晋军士兵们扔掉农具,拿起兵器,呐喊着冲向城门。卫军以为晋军只是来种地的,没做防备,城门一下子就被攻破了。五鹿城就这样被晋军轻松拿下。

晋文公大喜:“先生这‘扮民诱敌’之计,真是妙啊!”

先轸道:“兵不厌诈,对付卫军这等轻敌之辈,此计最是管用。”

拿下五鹿城后,晋军士气大振,接着又攻打曹国都城陶丘。曹国国君曹共公吓得紧闭城门,还把晋军战死士兵的尸体挂在城墙上,想震慑晋军。

晋军士兵见了,个个义愤填膺,恨不得立刻冲进城去。先轸却拦住大家:“曹共公此举,是想激怒咱们,咱们不能上当。”

他又生一计:让人在陶丘城外挖地道,假装要从地道进城,同时派人散布消息,说晋军要挖曹国先君的陵墓。曹共公最怕有人挖他祖坟,赶紧让人把晋军士兵的尸体收下来,好好安葬,还派兵去守陵墓。

可他没想到,这又是先轸的计策——趁曹军注意力都在陵墓上,先轸率领晋军主力,从城门正面猛攻,一下子就攻破了陶丘,活捉了曹共公。

消息传到楚国,楚成王果然慌了——曹卫是楚国的盟友,如今被晋国攻打,他若不救,以后谁还敢跟楚国结盟?于是他下令,让楚军主帅子玉率军回师,救援曹卫。

可这子玉,是个骄傲自大的人。他觉得晋军没什么了不起,不仅要救曹卫,还要顺便教训一下晋文公。他派人对晋文公说:“若晋国恢复曹卫两国的国土,释放曹共公,楚国就撤兵,不再围攻宋国。”

晋文公召集群臣商议,狐偃说:“子玉太狂妄了,咱们不能答应他!”

先轸却摇头:“主公,咱们得答应他——但不是无条件答应。”

他凑到晋文公耳边,低声说了几句。晋文公听完,哈哈大笑:“好!就按先生的计策办!”

随后,晋文公让人告诉子玉:“寡人可以恢复曹卫国土,释放曹共公,但曹卫两国必须与楚国断交,归附晋国。若子玉同意,咱们就约个时间,两军各自撤兵。”

同时,晋文公又派人偷偷告诉曹卫两国国君:“只要你们与楚国断交,寡人不仅放你们回去,还会归还你们的国土。”

曹卫两国国君本就怕晋国,一听这话,赶紧派人去跟子玉说,要与楚国断交。子玉得知消息,气得暴跳如雷:“晋文公这老狐狸,竟敢耍我!”

他当即下令,楚军停止撤兵,转而向晋军起进攻。公元前632年四月,晋楚两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相遇,一场决定中原霸权的大战,一触即。

此时的楚军,有四万多人,还带着陈蔡两国的联军;晋军只有三万多人,兵力上处于劣势。晋文公看着对面黑压压的楚军,心里有些犯嘀咕:“楚军势大,咱们能打赢吗?”

先轸却胸有成竹:“主公放心,我早已想好破敌之策。还记得当年您在楚国说的‘退避三舍’吗?咱们现在就退——不仅要退,还要退得让楚军以为咱们怕了他们,引诱他们追上来。”

晋文公不解:“咱们本就兵力少,再退,士兵们的士气不就没了吗?”

“不会的,”先轸解释道,“退避三舍,一来是兑现主公当年对楚成王的承诺,让天下人知道主公守信;二来是避开楚军的锋芒,让士兵们养精蓄锐;三来是诱楚军深入,咱们可以在预设的战场伏击他们。这是‘一举三得’啊!”

晋文公恍然大悟:“先生考虑周全,寡人听你的!”

于是,晋军开始往后撤退,每天退三十里,一共退了九十里,正好到了城濮附近的有莘之野——这里左边是山,右边是河,中间是一片开阔地,正是打伏击战的好地方。

楚军这边,子玉见晋军一退再退,果然以为晋军怕了,得意地对部下说:“你们看,晋文公这老东西,当年在楚国装孙子,现在见了咱们楚军,还不是吓得跑?传令下去,全军追击,务必活捉晋文公!”

楚军士兵们也觉得晋军不堪一击,一个个趾高气扬地追了上来,根本没注意到周围的地形有多危险。

四月四日,清晨。楚军追到有莘之野,子玉把军队分成三部分:右军是陈蔡联军,由大夫子上率领;左军是楚军精锐,由大夫子西率领;中军是楚军主力,由子玉亲自率领。他下令:“右军先攻,左军跟进,中军压阵,务必一举击溃晋军!”

可他不知道,先轸早已在这片战场上布下了天罗地网。先轸把晋军也分成三部分:下军由栾枝率领,抵挡楚军右军;上军由狐毛、狐偃率领,抵挡楚军左军;中军由先轸亲自率领,作为主力,等待时机。

战斗开始了。楚军右军的陈蔡联军率先起进攻,他们挥舞着刀枪,朝着晋军下军冲来。栾枝按照先轸的吩咐,假装不敌,率军往后撤退,还让士兵们把树枝绑在马尾巴上,驱赶马匹奔跑——树枝扫过地面,扬起漫天尘土,看起来就像晋军大败而逃一样。

陈蔡联军本来就战斗力不强,见晋军撤退,更是得意忘形,一个个拼命往前追。可追着追着,突然听到一声呐喊,从旁边的山坡上冲下来一队晋军骑兵——这些骑兵的马身上,都蒙着一层虎皮!

陈蔡联军的战马哪里见过这阵仗?一看到“老虎”,吓得四散奔逃,把背上的士兵摔得满地都是。这队骑兵正是先轸安排的胥臣所部,他们趁着陈蔡联军混乱,挥刀砍杀,没一会儿,楚军右军就全军覆没了。

子玉在中军看到右军溃败,却不以为意:“陈蔡联军本就是废物,败了就败了,咱们还有左军和中军!”他下令左军的子西,立刻向晋军上军起进攻。

晋军上军的狐毛、狐偃,也按照先轸的计策,假装撤退——他们还在阵前竖起了两面大旗,这是晋军主帅的旗帜,看起来就像狐毛、狐偃在率军逃跑一样。

子西果然上当,率领楚军左军拼命追击。可追了没多远,突然听到身后传来鼓声——原来是先轸率领的中军主力,从侧面杀了过来!

楚军左军本来是往前追,现在突然被中军从侧面夹击,一下子就乱了阵脚。狐毛、狐偃也趁机率军掉头,与中军一起围攻楚军左军。子西拼死抵抗,可楚军左军寡不敌众,很快也溃败了,子西带着少数残兵,狼狈地逃了回去。

此时的子玉,还在中军等着左军胜利的消息,可等来的却是左军溃败的噩耗。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中了先轸的计,赶紧下令中军撤退。可已经晚了——晋军上军、下军、中军合兵一处,朝着楚军中军杀来。楚军士兵们见左右两军都败了,哪里还有心思抵抗?纷纷丢盔弃甲,四散奔逃。

子玉带着少数亲信,杀出重围,一路逃回楚国。楚成王见他打了败仗,还损失了这么多兵力,气得下令让他自杀谢罪。子玉走投无路,只好在连谷(今河南西华县境内)拔剑自刎。

城濮之战,晋军大获全胜,不仅解了宋国之围,还一举击溃了强大的楚军,从此奠定了晋国的霸主地位。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召开诸侯会盟,周天子周襄王亲自前来,册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还赐给他彤弓矢、玈弓矢(象征征伐之权)——这意味着,晋国从此可以代表周天子,号令诸侯了。

而先轸,因在城濮之战中立下功,被晋文公升任为中军将——这是晋国最高军事统帅,执掌全国兵权。从此,先轸成为了晋国朝堂上,仅次于晋文公的核心人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