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询问国运系统,天道皇帝为何执着于中东,系统答称该地蕴藏全球六成以上石油。
以往,朱元璋难以理解老九为何要那片贫瘠荒漠,如今他却意识到石油对工业化之重要。
掌控石油,即掌控世界经济之关键!
“确实,一切皆因石油所在!”
“有些事,及早行动,胜于留给后代。”
“吾辈既有此力,自当为子孙奠定基石!”朱松自信地点头。
“言之有理,依计而行,吾必全力支持!”朱元璋点头赞同,满是鼓励。
大明洪武二十八年八月,汉中水师十五艘蒸汽战舰,载三万将士,自汉中浩荡启航。
依朱松之计,欲攻东瀛前,先清东南沿海倭寇,并收复琉球。
此行,朱松未亲自前往,而是命秦武为主将,郑和为监军,周通为副帅。
对付倭寇,无需大明汉王亲自披挂上阵。
五日后,汉中水师抵长江入海口崇明岛,秦武与马和依朱松之命休整水师,并筹建大型军港。
一切就绪,秦武与郑和率舰队深入东海,直指琉球。
有言朱元璋欲再度御驾亲征,实为痴迷。
遣汉中水师蒸汽战舰扫荡东海倭寇,犹如大炮轰蚊。
真正目的,乃使汉中水师适海战环境。
平日训练多在江河,与大海波涛汹涌截然不同。
一旦海上遇险,后果不堪设想。
借倭寇练手,可使汉中水师更好适应海上作战。
洪武二十八年九月底,汉中水师出征东海半月后,朱松接郑和封战报,言水师初出海,即在宁波府外海岛屿歼敌两千余。
朱松接到战报,满脸惊愕。
“父皇,宁波府附近竟有两千多倭寇,朝廷之前可曾接到此类奏报?”
朱松即刻携战报面见朱元璋。
洪武元年,沿海禁航,唯明州对外开放。
明州后更名宁波府,当时朝廷对江浙沿海岛屿疏于关注,致使宁波府外海岛屿聚集众多倭寇。
洪武十四年,为避国号讳,依鄞县士人单仲友之议,取“海定则波宁”之意,明州更名为宁波府。
朱松知晓郑和所提外海岛屿,即后世舟山群岛。
其实,岛上盘踞者多为陈友谅、张士诚旧部及后裔。
陈友谅、张士诚败亡后,旧部携残兵家眷遁入东海岛屿。
朱元璋曾下令,允陈、张旧部在海外生存,不派兵征讨,但须居海上,登陆大明者,格杀勿论。
按理说,舟山群岛属宁波府管辖,若倭寇众多,知府与驻军理应上报。
“此事我已知晓,宁波府早年也曾上报过两次外海现倭寇。”
“但倭寇鲜少正面袭击宁波沿海,官府多以防御为主,未曾想过出兵剿灭。”
朱元璋闻之,神色平静,淡淡说道。
大明受倭寇侵扰之地,多在浙南至闽地一带。
泉州府与宁波府则未曾遭受正面袭击。
在洪武年间,宁波与泉州均有大明驻军,倭寇虽猖獗,却不敢轻易与正规军正面冲突。
他们往往选择防守薄弱的沿海小镇和村落作为攻击目标。
朱松闻朱元璋言,便已洞悉事态。
宁波外海的倭寇,包括陈友谅、张士诚旧部,不敢直面宁波,多绕道他处劫掠。
因此,宁波官府对这些倭寇并不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