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朱松未涉朝堂,大明的展规划却多由他定夺,朱标负责执行,各部官员遇难题时,常来请教朱松。
此乃朱元璋亲令。
六部官员遇难题无解时,可直接求助于汉王朱松。
他这位皇帝已然放手,朝廷大事多由朱松与朱标两个儿子处理,而他则提前享受退休生活,每日携孙子与周贵妃四处游历。
可以说,朱松虽非皇帝亦非储君,却已暗中掌控了整个朝廷。
朱元璋这位皇帝与朱标这位太子,更像是为朱松服务的助手。
各路藩王大多已接获朱元璋旨意,命他们今年春节共聚汉中府过年。
在大明,此举前所未有。
除非未就藩的皇子,否则藩王从无过年返京之理。
“父皇,众弟已在途中,老三、老十二等近日或将先至汉中。”
朱标闻讯后,即来向朱元璋禀报喜讯。
“可知为何令他们来汉中过年?”
朱元璋微笑反问。
人至暮年,谁不盼春节团圆,儿孙绕膝?
尤其是见识过六百年后老朱家后代繁盛,朱元璋更念及诸子。
诸多藩王,自就藩后再难相见,皆是亲子,岂能不念?
往昔,纵思念深切,亦因诸多顾虑而不允其返京。
但今非昔比,国库充裕,无需虑及耗资巨大。
“父皇是想借机敲打兄弟,为老九铺路?”
朱标洞悉更深层意图。
“正是,次召回所有儿子,日后亦不再束缚他们。”
“老九的手段,足以令兄弟折服,并非难事。”
“便是要让他们见识老九的能力,断了其他念头。”
朱元璋含笑点头,对老九朱松充满信心。
朱松之能,驾驭藩王轻而易举。
“儿臣早已料到,九弟想必也明了父皇心意。”
朱标笃定地说。
“那小子自然懂得。
再告诉你个好消息。”
汉江造船厂的艘蒸汽机船已顺利下水,正处测试阶段。
老九提议年后带众人前往视察,亲身体验大明艘蒸汽机船,朱元璋言谈间流露期待。
“进展如此迅?”
“老九保密工作做得真好,我竟还未知晓此事!”朱标同样面露惊喜。
这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汉中境内的汉江,直通武昌府,汇入长江,是建造造船厂的理想之地。
然而,受技术与汉江条件所限,目前所造蒸汽机船的最大吨位仅约2ooo吨,这也是汉江航道所能承载的极限。
若欲建造更大吨位之船,唯有选择长江中下游或沿海地区。
但即便如此,2ooo吨的蒸汽机船对大明而言已足够。
历史上,明朝郑和七下西洋的宝船,排水量可达万吨,长度百米,但那仍是木制帆船。
而今朱松所造的蒸汽机船,由钢铁铸就,采用蒸汽机螺旋桨驱动,直接跨越了明轮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