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后世竟得好名!”
“倦了,寻处用餐吧!”
朱元璋点头,对朱让杜吩咐。
时已近傍晚,一行游逛半日。
朱让杜就近择一农家乐,众人前往。
朱元璋甚爱现代美食,每餐之时,最为兴奋。
他曾欲遍尝汉中美食,后现现代明国美食繁多,日日换新,亦难尝尽。
菜系繁多,分为鲁、川、粤、苏、闽、浙、湘、徽八大基本菜系,且各有细分地方特色。
烹饪技法更是五花八门,包括炒(爆、熘)、烧(焖、煨、烩、卤)、煎(溻、贴)、炸(烹)、煮(汆、炖、煲)、蒸、烤(腌、熏、风干)及凉拌、淋等,种类繁多。
搭配不同食材,未尝之菜肴数以万计。
单论鸡的做法,便有几百种,风味各异。
朱元璋若日日更换口味,至死也难遍尝世间美食。
何况此时还有各式西餐,西餐文化与明朝大相径庭,种类繁多。
但朱元璋对西餐无感,偏爱明朝菜肴。
于农家乐,朱元璋与朱标品尝全牛宴,这是全新体验。
尽管与朱松相处后,他们开始食牛,却未曾见过如此多样做法。
大明禁私宰耕牛,唯朱松敢为。
后世耕地无需耕牛,养牛多为食用,故吃法多样。
此餐让朱元璋与朱标大呼过瘾,朱松料想他们日后会更爱牛肉,大明禁宰牛之规或将改变。
餐后,朱元璋满意拭嘴,忽问刘伯温之事。
“提及刘伯温,后世对其评价甚高,可有立庙祭祀?”
朱让杜闻此,微惊,点头答:“刘伯温庙确有,老祖宗欲往观之乎?”
“香火如何?”朱元璋追问,未明言欲往。
朱元璋内心对刘伯温抱有愧疚,想到要去刘伯温的庙宇,自觉会羞愧难当。
他苦恼于如何面对刘伯温,担心此行只会让自己不自在。
“很多人崇拜诚意伯刘伯温。”
“因为他占卜极为精准!”
朱让杜谈及刘伯温的占卜,显得格外兴奋,眉宇间洋溢着神采。
“没错,那老家伙在算命上确有过人之处。”
朱元璋对此颇为赞同。
昔日,朱元璋曾请刘伯温为大明国运算一卦。
刘伯温以烧饼为卦,创作了烧饼歌,预言大明国运二百七十余年。
此预言与老四一脉的统治时长惊人吻合。
起初朱元璋尚存疑虑,但国运系统的数据证实老四一脉的确只享国276年后,他对刘伯温早年那卦的精准感到震撼。
“十数年前,刘伯温的后裔在整理刘家祖宅时,现了一本刘伯温生前的着作《御世录》,其中预言了大明后来的三件大事。”
“这些事后来一一成真。”
朱让杜继续讲述。
“什么?这《御世录》预言了哪三件大事?”
朱元璋听后更加好奇。
刘伯温在洪武年间所着的《御世录》?
他竟从未听闻此书,且其预言竟在后世逐一应验!
这实在神奇!
“第一件:大明传承五百载,帝阳之中立独阴!”
“起初,众人只理解前半句,即大明国祚至少五百年,这已成事实。
直至凤武大帝即位,后半句的含义才被众人领悟。”
朱让杜笑着透露了第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