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府作为九边重镇,需藩王镇守,以抵御北方威胁。
可如今漠北已归大明,九边重镇还有存在的必要吗?那些重镇军队,是否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一想到这些,朱棣深感不安。
他甚至担心,老爷子下一步会着手削藩。
并非剥夺他们的爵位,而是要削减藩王手中的军事大权,
尤其是朱棣的兵权!
朱棡兵力远不及他,而朱权的大多兵马属朵颜三卫,真要动手,朱棣必当其冲。
两月后,朱元璋准备班师。
草原已稳,城池迅展,工厂林立,牧民有了新职业。
归期已至!
但他不回天府,而要先去汉中。
他已恋上汉中的退休生活,盼老九早日继位,自己好享清闲。
且回汉中后,他将着手迁都之事。
计划将朝廷迁至西安府,与朱松商议后,决定以原秦王府为中枢办公地,省事不少。
西安府仅是过渡,京师终将迁北平。
老九言北平乃大明建都最佳地,近渤海湾,宜建大型船厂与港口。
京师不宜远离海边。
未来战事,海军为主,老九早言,国运系统亦证。
夜深,朱元璋宿于豪华马车中。
漠北的日子里,他几乎夜夜于此度过。
城池虽建,但马车内设施齐全,席梦思床垫舒适无比,远胜他处。
卧于床垫,他打开国运系统:
“系统,漠北已平,且建。
大明皇帝榜上,咱排名可升?”
朱元璋直接问道。
此刻,他最牵挂的莫过于大明皇帝排行榜的位次!
“宿主,恭喜您,在大明皇帝排行榜上的位置已晋升一位,现今位居第三!”
国运系统的提示,瞬间让朱元璋喜笑颜开。
他急于征服漠北,又费尽心思治理那片荒凉之地,不正是为了在大明皇帝排行榜上更进一步吗?
“太好了,已是第三名了!”
“倘若能攻下东瀛与南越,我们是否能更进一步,跻身第二?”
“看来得催促老九加快步伐了!”
“只要迅平定东瀛与南越,待我排至第二,便可找个合适时机,将皇位传给老九,自己安享太上皇之乐,岂不快哉?”
朱元璋不禁开怀大笑。
……
不远处,朱松与朱棣、朱棡、朱权四兄弟围坐在篝火旁,边饮酒边议论着明日回朝之事。
突然,老爷子从马车内传来的笑声打断了他们,四兄弟脸上均露出好奇之色。
“父皇深夜未眠,何事如此开心?”
朱权年少好奇,率先问。
“或许是因为父皇平定漠北,心中欢喜吧!”
朱棡揣测道。
朱松则沉思不语,他知晓老爷子开心或许与系统有关,毕竟除他之外,朱棣等人对系统一无所知。
“老九,四哥有事相询,希望你能坦诚回答。”
此时,朱棣神色凝重地对朱松说。
闻言,朱棡与朱权也竖起耳朵,朱棣主动询问朱松,实属罕见。
“四哥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