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仅靠儿臣购买远远不够,大明需自主掌握制造技术,方能实现量产。”
朱元璋恍然大悟,点头道:“原来如此!回汉中后,你带朕去研究院瞧瞧便是,不必再花冤枉钱购买。”
他深知老九在系统商城购物需花费重金,价格不菲,故而虽心生好奇,也不愿浪费金钱。
“父皇若有意,回汉中后,儿臣便领您参观研究院。”
“儿臣已研制出蒸汽机,正处试验阶段。”
“相信不久,大明将拥有列蒸汽机车。”
“西域虽广,但若铺设铁轨,借蒸汽机车之力,装备、物资与兵员可源源不断输送。
届时,汉中至西域,仅需两三日。”
朱松含笑颔。
“两三日?那至应天府呢?”
朱元璋闻言,面露惊异。
“同样,仅需两三日!”
“大明各地正修水泥路,路网通达,各地间距将大幅缩短。”
“若铁轨亦能遍铺大明,自东至极西,七日之内可达。”
“然铺轨之难,在于桥梁技术。”
“山路易解,江河建桥为难。”
朱松正容解释。
“此事,朕曾与标儿商议。”
“梦中推演,见应天府外长江上,钢铁大桥巍然。”
“那也是你执政时所建。”
朱元璋连连点头。
“如此,造桥难题亦将由你解决,余事无忧。”
“交通、通讯畅通,疆域再广,治理亦易。”
“更甚者,关键技术握于我手,大明科技领先,则不败之地稳矣。”
朱松闻言而笑,自信满满。
“诚然,交通、通讯,治理自半功倍。”
“秦始皇嬴政创建大秦,统一六国,凭大秦军力与始皇之壮志,却未能进一步拓展疆土,根源即在于此!”
“其一,信息难通;其二,道路难行。”
“欲再扩疆土,即便是大秦铁骑,亦感力不从心!”
朱元璋心生感慨。
此言非虚。
行军分常行、急行与强行三类。
步兵常行,保持战力之下,日行不过三十里。
古人言退避三舍,一舍即为三十里,恰为步兵日行之路程。
急行,一日或可达百里,然此等情况鲜有,因如此行军,无异于自寻死路。
大军急行至战场,早已疲惫,双腿无力,何以杀敌?
故古代行军,短则十日半月,长则以月计。
纵有骑马,马力亦有限,且需全员有马,粮草辎重能随。
然粮草辎重亦限骑兵作战之范围。
短距离奔袭,骑兵占优;长途跋涉,虽马快,但需候粮草辎重,实则难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