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决定亲自率军,带领汉中军征讨东察合台,并意图收复整个西域,这一消息必将震撼朝廷内外。
圣旨既已颁布,举世皆惊,无人敢贸然反对,以免触怒朱元璋。
在汉中府,朱元璋选定九月初八吉日,举行祭天大典,向天地祖宗宣告即将亲征西域,誓创千秋伟业。
汉中百姓与三万即将出征的汉中军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百姓欢欣,军心大振。
朱元璋此行未带朝廷其他军队,仅率锦衣卫与汉中军同行,彰显了对汉中军的深厚信任与高度认可,这对汉中军而言,无疑是莫大的荣耀。
次日晨曦初现,三万汉中军在百姓瞩目下,自汉中府城外启程,浩浩荡荡前往天水关。
越过天水关后,还需长途跋涉十余日,方能抵达哈密卫。
千里迢迢,无捷径可走,唯有急行军方能达。
所幸朱元璋拥有专属座驾,且马匹已增至八匹,跟上大军步伐并无大碍。
朱松本欲骑马,却被朱元璋邀同乘座驾,父子二人途中得以畅谈。
大军当日便离开天水关,踏入河西走廊的广袤戈壁。
路途颠簸,即便朱元璋的豪华马车装有八个大轮胎与避震装置,亦难以完全消除。
朱元璋年岁已高,虽未言明,朱松却能察觉其疲惫之色,尤其是颠簸之后,连食欲都大减。
次日,大军出征的第二天,朱元璋食欲大减,几乎不愿进食。
朱松无奈,只得取出一颗辟谷丹,呈给父亲。
“这便是你给蒋瓛所用的辟谷丹?”朱元璋望着眼前的小小丹药,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正是,见父皇食欲不振,儿臣想,不如服下一颗辟谷丹,至少十日内无需饮食,也无妨。”朱松微笑着回答。
“好东西!只可惜不能普及全军,不然连粮草都省了!”朱元璋毫不犹豫地吞下辟谷丹,不久,饥饿感竟奇迹般地消失了。
“辟谷丹非同寻常,虽炼制不难,但成本远十日口粮!”朱松听后,哭笑不得地摇头。
用辟谷丹替代军粮?朱元璋的想法确实大胆!
稍后,朱元璋精神状态转好,问道:“老九,为何曾说推演你需要大量国运值?”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国土愈广,问题愈多。
你考虑过如何治理这广阔疆域吗?”朱元璋精神焕,话语增多。
“父皇所忧,儿臣亦虑。
但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一旦出现,距离将不再是障碍。
未来更有电话、无线电乃至手机,通信便捷无比,千里之外,一通电话便能如面对面交谈,岂不胜过八百里加急?”朱松自信满满地笑道。
当下,有线电话已成为研究院的一项研究课题。
然而,有线电话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它依赖于线路传输信号。
若付诸实践,朱松仅能先从汉中府与西安府着手,短期内实现西北地区的通讯联通已属不易。
俗语云,万事开头难,一旦迈出这一步,通信领域必将迈入崭新纪元。
届时,技术障碍将不复存在,仅需将此技术推广至大明各地。
当然,在更远的地方,有线电话便不切实际了,无线电才是更佳选择。
诸如一战时期所用的无线电台,技术门槛并不高。
从零开始研或许耗时长久,但朱松能通过“七二七”购买电台。
有了成品作为参考,进展自然迅。
一旦无线电台得以量产,远距离通讯将不再是难题。
听完朱松的讲述,朱元璋眼中闪烁着异彩,满怀期待地问:
“你提到的电话与电台,何时能制成?朕此生还有机会目睹吗?”
朱松笑道:“父皇,若要看电话或电台,儿臣即刻便可在系统商城中购买。
之前已购得一些样品送往研究院,有了这些,研究院的学者们应能迅复制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