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
“就算朱允炆不动藩王,我也会找机会起兵清除君侧之奸!”
良久,朱松似乎已下定决心,抬头直视朱元璋说道。
“哦?为何?”
朱元璋闻言一脸惊讶。
他以为朱松至少会委婉些,怎会如此直接?
“因为在我看来,父皇所说的条件根本不存在!”
“只要朝中仍由儒生掌控,削藩之事在所难免!就算父皇生前定下的规矩,那些儒生也敢撺掇朱允炆修改!”
“父皇以为如何?”
朱松反问。
“继续说!”
朱元璋皱起眉头。
“其次,清君侧,清的就是朝中这些儒生!”
“如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之辈,误国误民,不除他们,大明何来未来?”
朱松不屑地轻哼。
朱元璋心头一震!
这才意识到,老九对朝中儒臣的怨恨如此之深,几乎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
“为何说儒生误国?”
朱元璋追问。
“先,儒生不展经济,排斥商业,这会阻碍国家经济和国力的展!”
“这一点父皇不会否认吧?”
朱松反问。
朱元璋点了点头。
确实,朝中对汉王改革反对最烈的,便是这些儒生!
他们鼓吹百姓半饥半饱,便于统治,这就是儒家思想!
以前,朱元璋或许还会为了统治而妥协。
但如今看了汉中府的情况,他觉得这简直荒谬!
汉中百姓日渐富足,却未见其心生叛乱之意。
相反,汉中乃至西北之地的百姓,对汉王朱松的支持愈坚定,此乃众人共睹之事!
“再者,轻视科学技术,如吾辈致力于创新制造,以增进国家强盛与民生福祉,在儒家眼中却成了旁门左道,甚至被扣上懒惰之名,实属荒谬!须知落后必遭欺凌,儒家之存在,实则阻碍了国家的科学与工业进步!”
朱松继而道出第二点,令朱元璋无言以对。
起初,朱元璋仅觉儒者愚昧,而今观之,已非愚昧所能形容,简直是荒谬加祸根!
“父皇现今还认为吾言儒者误国害民有误吗?”
朱松见朱元璋沉思状,正色问道。
其实,还有更为关键的第三点朱松未提,因其与王朝统治相悖。
一旦言明,他亦不敢断定朱元璋是否会支持。
儒家最令人憎恶之第三点,便是其教条规矩,诸如礼制、三纲五常等,硬生生将世人划分为不同等级!
此等行径,岂不是种族歧视之极致?
儒家将种族与阶层歧视挥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