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说来,一元即一铜板,也即一文钱?”
“那千元便等于一两银子?”
朱标恍然大悟。
“正是,千元一两,万元十两!”
“万两银子,仅需千张万元纸币,远比携带万两银子便捷,纸币轻便,易于存储运输!”
朱松笑道。
“确是如此!”
“国库亦能借此节省空间,千万乃至亿张纸币,一间小屋即可容纳!”
朱标深表赞同。
“但纸币对纸张、印刷、防伪要求甚高!”
“儿臣需时间筹备,技术虽有,合格纸币尚需研验证!”
朱松转向朱元璋。
“无妨,先建大明皇家银行,纸币之事可缓!”
朱元璋点头应允。
“但纸币设计需即刻考虑!”
“儿臣意用头像与风景作图案,纸币双面,头像一面,另一面以景物填充!”
“父皇、大哥可有高见,如何设计更显大额纸币独特?”
朱松提出新问题。
“双面?大明宝钞乃单面,双面图案,岂不繁复?”
朱元璋听罢,眉头紧锁。
“问题在于纸张与印刷!”
“儿臣设计的纸币小巧,约手掌大小,对厚度与硬度有特定要求。”
“纸币用纸需独特,他人无法仿制,造纸之术应由大明皇家银行造币局独掌。”
朱松细述其理念。
“原来如此!”
“纸币设计真非易事!”
“如此看来,大明宝钞实属粗制。”
朱元璋点头,略感失落。
“父皇不必自谦!”
“儿臣造新币,父皇亦可参与。”
“父皇头像、纸币花纹图案,皆可提出见解。”
“新币行,亦有父皇之功。”
朱松之言,深得朱元璋之心,倍感贴切。
“哈哈,好,朕也来设计!”
“大额纸币,除朕头像外,还应……”
朱元璋大笑,与朱松、朱标热烈讨论。
三人院中长谈,朱元璋笑声不时传出。
夜深,朱元璋起身,对朱松嘱托:
“大明皇家银行与新币之事,全权交你,放手去做!”
“但朕以为,大额纸币正面左为朕像,右绘陶瓷器,背面则为皇宫图最佳。”
言罢,准备就寝。
夜深人静,三人谈论良久。
“儿臣定全力以赴,不负父皇所托!”
朱松应允。
“好吧,咱们先回去陪秋儿他们歇息,你可不知道,咱们的大孙子现在没咱们陪着都不肯安睡了!”
朱元璋朗声大笑,心情愉悦。
“儿臣恭送父皇!”
朱松与朱标目送朱元璋离去,兄弟俩相视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