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间钱庄皆依托大明皇家银行展生存!”
“如此,大明皇家银行必成大明金融权威,届时纸币才有公信力!”
朱松直言不讳地透露了初步计划。
“大明皇家银行?这名儿好,听着就威风!”
“也直接表明是咱大明皇室所开,即便与朝廷无直接关联,也代表皇家!”
朱元璋满意点头,说道:“正是,如此可区分皇家与朝廷。”
“朝廷与皇家应各归其位,皇家信誉或可越朝廷。”
朱松察言观色,笑答:“甚好,便依此行事。”
“稍后朕便下旨,命张紞助你,共筑大明皇家银行。”
朱元璋当即决断。
朱标顾虑道:“若朝廷大臣反对,如何应对?”
朱元璋冷笑:“老九于封地开银行,犹如钱庄,与他们何干?再者,不用大明钱币便是。”
“这也是银行须与朝廷分离之因,官员不得干涉。
权再大,亦不可!”
“专业之事,当由专业之人担当。”
朱松点头赞同,心中暗想:汉王开银行,岂容朝臣置喙。
且六部中仅户部有权参与,张紞乃吾方之人,余者不足虑。
朱标又问:“纸币面额如何区分?”
朱松道:“面额之前,先说一种简易数字。”
言罢,命人取纸笔,写下o至9十个数字。
“此圈为零,余者为一二三四五六七。”
“此为十,二后加零为二十,二零零为二百,零零零为二千,余皆类推。”
“此计数法,较汉字更为简便,二位以为如何?”
朱元璋见数字,心头微震。
这数字他已熟知,皆因国运系统的缘故,在系统内,数字正以此字符展现。
朱元璋曾特意向国运系统学习过这些。
念及老九身上也有系统,知晓此类数字便不足为奇。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老九确有系统。
“如此计数,确比汉字更为便捷!”朱标对此数字表现出浓厚兴趣,眼神闪烁。
“确实,此乃最便捷的计数法,一旦理解数字概念,其余便迎刃而解。”
“常用数字为1、2、5、1o、1oo、1ooo、。”
“依此逻辑,面值可设为1元、2元、5元、1o元四种小额,以及1oo元、1ooo元、元三种大额。”
“儿臣欲于最大面值元上印制大明历代君主头像。”
“1ooo元面值则为藩王。”
“1oo元面值可赐予朝勋卓着的重臣与勋贵。”
“小额面值则展现大明风景,如长城、皇宫、泰山等,让人一眼认出此乃大明之景。”朱松笑道。
“历代君主头像?”
“可现今大明仅父皇一位皇帝。”朱元璋皱眉。
“那便暂且只印父皇一人。”
“儿臣前已言明,货币需定期印刷、行与回收,并以三十年为期,更换面值图案。”
“最大面值将印八位皇帝头像,每三十年更替一次。”
“但父皇作为开国皇帝,头像居且永不更换,其余七位依功绩更替。”
“此规可定为祖训。”朱松直言其意。
朱元璋听后,笑容满面!
“货币单位为何称元?”
朱标好奇问道。
“元代表铜板,铜板为圆形,故以一元相称!”
“元字书写简便,优于圆字!”
朱松认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