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凭五十余人,以这种方式横扫六国,短短三月,便令六国臣服于大明!
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后来朱匣秋得知此事,也曾询问过他,你可知道他如何回答?”
“他说,他手中的刀确实名叫‘以德’,所以‘以德服人’并无不妥!”
朱元璋话音未落,朱标尚沉浸在震惊之中,他又补充道。
朱标无言以对。
竟被他猜中了?
这也太荒谬了吧?
刀名“以德”,谁会相信?
“后来,朱匣焌在大哥朱匣秋去世后,继任皇太子,也开始监国。”
“你猜他怎么做?”
朱元璋接着讲述了朱匣焌监国时排除异己,几乎将朝堂来个大换血的事情。
朱标在一旁听得嘴角不停抽搐!
治国怎能如此?
掌权者闭目塞听,不顺眼者一律清除!
轻则免职,重则丧命!
满朝文武皆成了俯听命的顺民?
朱匣焌这是要翻天啊!
所幸后来老九及时出现,开始教导朱匣焌治国之道,总算将这个偏离正轨的年轻人拉回了正道!
朱匣焌终究未能坐上皇位,便已先行离世,令老九再次经历白人送黑人的悲痛。
言及此事,朱元璋与朱标父子俩长久地沉默着。
朱匣秋与朱匣焌的命运,与朱标何其相似,一生监国,却始终与皇位无缘,何其讽刺。
“时候不早了,你且回去歇息吧。”朱元璋终是开口,对朱标说道,“我这边还需处理奏折。”
今日带兄弟二人出宫,御书房内尚有诸多奏折未批。
“儿臣告退。”朱标应声离去,朱元璋则继续忙碌。
此后一段时间,他恐难以再进行模拟推演,国运值已尽,需从头积攒。
而他最为好奇的,乃是老九之子朱匣烨的命运。
只是,289o点的国运值,需一月方能积满。
至于推演老九的一生,所需国运值更多,短时间内已无望。
若想不思此等事,唯有投身于他务。
忙碌国事,亦是不错的选择。
……
汉中府内,城区建设如火如荼。
只要汉中持续高展,基础建设便不会停歇。
一切均朝着最佳方向展,朱松对此颇为满意。
此刻,他正与耿青等人在汉中城中心一块规划好的空地上视察。
按朱松之意,此处将建一座大型综合商业楼,类似后世的cbd或大型购物中心。
汉中作为试点,而这商业中心亦将为汉中府的先行之例。
虽全民通电尚难实现,但为此商业中心供电,朱松自信能够做到。
待这片商业中心竣工,朱松便能衡量出汉中城在当代的商业潜力。
赚钱之事,非一人之力可为。
朱松深知,资源不可独揽,自己受益时亦需惠及他人。
否则,何以聚人心?
因此,商业中心建成后,朱松除保留部分铺面楼层自用外,其余大部分将售予富绅巨贾。
此理浅显,商人得利,钱袋饱满,商税增多,国库亦随之充盈。
国家经济欲腾飞,必自农转商。